关于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0
/ 2

关于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

唐玉顺   甘燕兰

341124198309236815   420982198711258146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公路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公路建设与运行的绿色化发展,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社会做贡献,必须对公路环境影响进行及时真实的评价,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公路环保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探究了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措施

引言: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摆在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公路环境保护的概述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二、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三、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
    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首先,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其次,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

2、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范围和期限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在国内公路工程的环评工作中,通常采用工程设计方案所规定的公路中间线的两边200米作为评价依据,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扩展和缩减。国内公路建设的环评分施工期与运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7年及15年为特征年。

3、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4、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
    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四、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生态环保、噪声防治、大气污染防护、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是公路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1)生态环保:在生态环保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关注植被和植被的变化,工程的开挖和回填要避开雨季,要尽快处理好边坡问题,施工取土时要采取平行作业,边取土边修复,注重植被的恢复。在雨水充沛的地区或者是雨季,要注意防治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公路施工引发的自然灾害,对公路的坡面注重植草绿化,防治水土流失等。(2)噪声防治:在噪声防治上,可以设置留声障等公路环境保护设施,更要注重对公路两边森林植被的种植,消除噪音,保证施工区和居民区,教学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利用相关消音的技术设备。(3)大气污染防护: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保证施工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在下风向,远离居民区和人群密集的地区,注重对施工过程中对粉尘、灰尘、废弃等污染源的处理。(4)水污染防治:在水污染防治上,时刻监测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质量,阻止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污染地下水,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要经过科学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2、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交通噪声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以及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等方面是公路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1)交通噪声防治。①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②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③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2)大气污染防治。①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②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3)水污染防治。①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②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①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②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③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公路环境影响做出正确的评价,为有关部门开展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以此同时,加强交通管理部门监管的工作,提高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驾驶者的公路环保意识,才能确保我国公路环境保护质量达到国际化标准。

参考文献

[1]毛杰.公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8(1):22-23.

[2]刘畅,边伟.浅谈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J].科技风,2017(17):136-136.

[3]蔡旭艳,张征宇,朱旻杰.公路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