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9
/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熊健

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首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概述,其次研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为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生产;构件吊装;预制楼梯

引言

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安全环保等优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是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技术突破了传统现场浇筑的限制,通过工业化生产,可以实现构件的标准化、模块化和高度自动化,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概述

1.1施工速度快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可以与现场施工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预制好的构件在现场组装安装,不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可以快速完成施工任务。

1.2提高质量

首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采用工厂化生产和标准化构件设计,能够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质量管理。在工厂中,预制构件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确保了构件尺寸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工厂生产还能够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这种预制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缺陷,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质量稳定性。其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工程计算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构件的连接方式和细节设计也经过精心考虑,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水平。

1.3降低安全风险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降低安全风险方面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通过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减少了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并允许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从而能够确保构件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此外,预制构件的采用减少了高处作业和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了工人受伤的风险。同时,装配式结构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使得建筑的监控和维护更加容易,一旦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并采取措施解决。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严格控制预制构件质量

装配式建筑的重点就在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产环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影响,因此需重点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水平与施工管理水平。生产企业应提高生产工人的专业水平,保证预制构件的模具及尺寸定位应控制在最小误差内。材料出厂前必须严格检测构配件的质量,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并符合相应标准,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应制订科学的运输方案,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预制构件受到损坏,以免影响到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安装前需制订专项技术方案,并进行成品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质量。着重从预制构件的生产、安装、节点连接这3方面进行展开,做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安装和精细化处理细部节点等。

2.2预制构件运输

预制构件运输是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需要在运输设备、运输路线、构件固定、防护措施和运输记录等方面进行精心地规划和管理。首先,根据预制构件的重量、尺寸、形状选择运输车辆和吊装设备,以保护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其次,应提前规划运输路线,尽量减少运输时间,避免构件因颠簸和振动而受损。在运输过程中,确保预制构件稳固固定,防止任何可能的损坏。根据构件的特性和环境条件,采取防潮、防锈、防紫外线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构件表面和连接部位。最后,详细记录构件的运输时间、路线和状态等信息,为施工和验收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以确保预制构件安全、准时地到达施工现场,为整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提供保障。

2.3外挂板吊装

外挂板是用于墙体外立面的装饰构件,其安装通常采用吊装方式。在吊装前,需要先结合图纸确定吊装顺序和安装方向,为吊装和安装工作做好准备。通过合适的起重机、吊具和绳索,将外挂板吊装到预定位置,并确保对齐和固定,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外观效果。

2.4转换层施工

为保证转换层插筋能够与上部墙板套筒顺利结合,插筋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条件,插筋具有极大难度,主要包括:(1)插筋位于梁上,梁钢筋较粗,插筋会出现大量碰撞,需要现场进行弯折。(2)插筋精度要求高,对工人要求高。(3)插筋固定在梁钢筋上,本身并不稳固。(4)插筋数量庞大,容易出现规格错误。为保证插筋施工质量,可选用焊接梯子钢筋固定插筋的方式固定。转换层施工需要投入更多管理资源,要求管理人员对插筋进行多次复核,测量其偏位及规格,保证首层墙板的顺利施工。转换层施工中新增用于固定上层墙板的斜支撑预埋件,包括预埋拉环或者预埋套筒。

2.5墙板吊装

预制墙板顶部一般会预留吊装用吊钉或者吊环,使用专用吊具将墙板连接后进行试吊,试吊无误后继续进行吊装施工。吊装就位时利用墙边控制线定位,由于底部灌浆套筒位置不便于观察,可以采用镜子对准套筒进行调整,墙板慢慢下落就位,保证预埋钢筋插入到灌浆套筒中,钢筋存在少量偏差时可用撬棍调整钢筋。预制墙板就位后,利用斜支撑临时固定并调整位置,待灌浆结束,本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撑。

2.6连接固定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连接与固定技术是确保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预制柱和梁的连接采用预埋钢板焊接的方式实现干连接,通过现浇节点实现湿连接。在安装预制柱时,首先将预埋钢板与基础对齐,然后使用螺栓固定。预制梁与柱连接时,先对准预留钢筋,再浇筑节点混凝土进行湿连接。实际的设计应该根据具体的规范和项目要求来进行,并且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锚固长度、剪力键的几何形状等。通过上述数据的准确计算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连接点的可靠性,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连接点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能达到预期标准。

2.7质检与评估

为确保施工质量,需要从材料选择与检验、构件预制与检验、运输与堆放、吊装与灌浆等方面进行控制。此外,还需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试块制作与检测、结构安全性评估以及外观质量评估。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外观质量,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优良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合理的构件设计、精确的定位放线、安全的构件吊装等关键技术要点的掌握,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实现工程的快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建造的进一步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此,行业内需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标准和技术的发展,以实现房屋建筑工程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荀轶.轻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梁力学性能试验分析[J].砖瓦,2023(4):57-60.

[2]谢雪明.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2,29(3):61-64.

[3]顾申申,朱普周,王杨,等.基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22,41(10):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