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与环境友好型材料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9
/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与环境友好型材料研究

张顺祥

642221197503290210

摘要:在环保节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及经济发展转型的当下,给环境友好型材料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运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已经是必然趋势,具体要重点明确材料要求,有效解决注意事项,充分发挥材料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必要性阐述,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环境友好型材料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然而,在追求工程速度和质量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传统土木工程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我国政策的核心导向。因此,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的必要性

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资源消耗较低的材料。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包括再生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生物降解塑料、环保型涂料等。再生混凝土是通过回收废弃混凝土进行再利用,降低水泥用量,减少矿产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则通过优化配合比和采用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自密实性,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和能耗。生物降解塑料和环保型涂料则可减少建筑工程中的塑料和涂料污染。采用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有利于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降低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地、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污染;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三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的发展;四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此外,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我国可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环保材料和技术,推动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项目策划阶段,应充分考虑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确保项目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包括优化工程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其次,在材料选择方面,应优先选用环保、高效、可再生的材料。例如,使用再生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等环境友好型材料,可以降低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同时提高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此外,推广使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如预制混凝土、钢结构等,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再者,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这包括节能减排、废弃物管理、水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技术。通过绿色施工,可以降低工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施工现场的绿色环保。最后,在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应注重建筑物的可持续运营与管理。这包括节能运行、绿色设施改造、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木工程设计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设计师需在满足工程功能和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这包括优化工程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还需要关注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应积极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如再生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等。这些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有助于降低工程项目的环境负荷。同时,设计师还应关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预制混凝土、钢结构等,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团队需注重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以降低工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包括节能减排、废弃物管理、水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措施。例如,施工过程中可采用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降低环境污染;实施水资源节约策略,减少水资源消耗。此外,施工团队还应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健康和环保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职业健康监测等手段,保障施工现场的绿色、安全和健康。这样既能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又能确保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木工程运营和管理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运营和管理阶段,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样需得到贯彻和落实。运营管理者应在保证建筑物功能和性能的同时,关注建筑物的可持续性。这包括节能运行、绿色设施改造、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的措施。例如,运营管理者可以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建筑物的能耗监测和优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加强对绿色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高效运行。此外,注重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促进项目所在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

近年来,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技术创新势在必行。以下几个方面是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1、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开发新型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自密实性,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和能耗。此外,研究再生混凝土、废渣混凝土等新型绿色混凝土,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2、可持续建筑保温材料。研究新型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以及复合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关注保温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较小。

3、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生物降解塑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用于管道、排水设施等。这些材料在使用结束后可自然降解,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开发新型环保型涂料,减少建筑工程中的涂料污染。

4、生态建筑材料。研究利用生态建筑材料制备建筑砌块、墙体材料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例如,利用工业废渣、农业废弃物等制备生态建筑材料,既降低环境污染,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结束语:

在当今时代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追求的也不断提高的环境下,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出行环境,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也要保证安全可行的条件下,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各类土木工程材料,在满足现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增长需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蔡珊珊. 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整合 [J]. 四川建材, 2022, 48 (12): 71-72.

[2]孙畅. “生态环境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 (46): 244-245.

[3]聂建国. 结构创新与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J]. 中国公路, 2017, (01): 66-68. DOI:10.13468/j.cnki.chw.2017.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