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周遵逸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重庆  40001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面临着保护与更新的挑战。本论文围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展开研究,分析了现有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旨在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然而,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却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风险。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如何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点

传统村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重要遗产,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通常以集中式布局为主,如庙宇、广场等。这些空间往往是村落的核心区域,是人们聚集、交流和活动的场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居民共同分享的区域,不仅服务于基本生活需求,如集市、公共厕所等,还提供了社交、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如剧场、曲艺堂等。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融合,呈现出独有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在建筑形式、装饰细节和空间布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民俗文化。在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村落的历史积淀,了解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传统习俗。

2.村落公共空间保护问题

2.1建筑老化和破损

传统村落的建筑多为古老建筑,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导致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和结构安全隐患。老化和破损可能导致建筑物危险状况的增加,对居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传统村落中的一些建筑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然而,建筑老化和破损问题可能导致文物的进一步损坏和流失,严重影响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保存价值。

2.2人口外流和社会结构变化

传统村落通常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而年轻人的外出就业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了劳动力的外流,使得传统村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维护和运营。随着人口外流和社会结构变化,传统村落所面临的居民群体多样化,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使用带来挑战,需要在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保持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2.3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管理缺乏明确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划分,导致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决策不够及时和有效。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使得公共空间的资源调配和问题处理显得零散和不统一。由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规划设计能力和管理经验。然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管理往往由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村民自治组织或政府部门来负责,缺少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维护与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资金来源不明确,资金使用不透明。

3.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策略

3.1建立保护体系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范围、原则和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和处罚措施来保障其有效实施。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村落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来负责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该机构或委员会应包括相关政府部门、社区代表、专业保护人员等,协同合作,共同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根据传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其中包括明确的保护目标、保护范围、保护准则和行动计划等,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指导。整合各类资源,包括财政资金、专业人才、技术支持和社区参与等,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提供充足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建立专项资金用于修缮、维护和更新公共空间。

3.2修复与改造

对于传统村落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遗迹,需要进行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通过专业人员的介入,使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进行建筑结构的修复和防护,保留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针对传统村落中存在的老旧建筑,可以对其进行整治和加固,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根据建筑特点和状况,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复,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在保留传统村落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和更新,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可以在保护区域内引入新的设计元素和功能,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实用性。除了建筑物的修复与改造,还应注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环境整治和景观改善。改善道路、绿化、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舒适的生活和游览环境。通过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更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可以将部分空间用于文化展示、艺术表演、庆典活动等,吸引更多人群前来参与,活跃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活。

3.3加强监督和管理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社区代表和专业人士组成,负责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该机构应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能够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则、维护标准和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公共空间使用申请、活动批准、安全保障等方面,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加大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巡查频次和力度,设立巡查员岗位,进行日常的巡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保持公共空间的良好秩序和环境。指定专人负责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管理,负责协调各项事务和处理日常问题。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各类管理事务,并与居民和游客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和秩序。

3.4创新利用方式

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打造成展示当地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的平台,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手工艺品展销和传统技艺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和民众参与,促进传统文化传承。鼓励当地居民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文创产品设计、手工艺品制作、艺术展览等。通过创意产业的引入,激发公共空间的经济活力,推动村落的文化发展。开展各类旅游活动和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作坊体验、农耕体验、民俗表演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增加公共空间的知名度和人气。结合当地丰富的农耕文化和生态资源,推动农耕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打造农耕体验项目、生态农庄和田园风光区,让游客体验农耕生活,认识当地农业文化。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庆和艺术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俗表演、文艺演出等,吸引游客和观众参与,活跃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活,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通过建立保护体系、修复与改造、加强监督和管理以及创新利用方式等策略,可以实现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持续加强研究和实践,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保护与更新策略,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守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时代的变迁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响,张宇栋,李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2(01):115-118.

[2]危清华,吴曼颖.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怀化市荆坪古村为例[J].绿色科技,2023,25(23):31-36+49.

[3]李一凡.空间基因视角下坑根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策略[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北京建筑大学;2023:11.

[4]张顺顺.微更新理念下石船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

[5]刘梓祺.邢台市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