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洗冷箱工艺气压差升高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液氮洗冷箱工艺气压差升高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杜道运

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500

摘要液氮洗工艺具有较高的气体纯度,在大规模的氨厂煤气净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其工作机理及工艺过程,全面分析了引起该过程压力差异增大的因素,并确定了原因,给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可供同类事故的液氮洗设备借鉴。

关键词液氮洗;冷箱;气压差升高;措施

1 液氮法清洗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工艺

1.1理论基础

根据进料气体中各成分的沸点差异,用液氮洗出原料气体中的微量元素CO(一氧化碳)。各种气体的相关物性指标如表1所示。因为CO的沸点比氮高,可以在液氮中溶出,所以可以用液氮对微量CO进行清洗,还可以将液体中的各种杂质与氢进行分离,实现对原料气的最后纯化。

氮气清洗CO是一种物理方法,其原理是将来自于气体净化塔中的高纯氮气与气体进行接触,使CO在液相内凝结,而部分液态氮则挥发至气相。因为甲烷、氩和氧的沸点都高于CO,因此,它们也会在同一时间凝结,并与 CO凝结物和液态氮一同从净化塔中取出,作为CO馏分;但由于反应气体中的氢在氮气中很难被溶出,从而实现了对原料气中甲烷、氩、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清洗。

表1不同气体有关物理性质参数

气体名称

大气压力下非典/℃

大气压下气化热/(k J·kg-1)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CH4(甲烷)

-161.45

509.74

-82.45

4.579

Ar(氩)

-185.86

164.09

-122.45

4.798

CO(一氧化氮)

-191.50

215.83

-140.20

2.452

N2(氨气)

-195.80

199.25

-147.10

3.350

H2(氢气)

-252.77

446.65

-240.20

1.276

2压差升高表现特征

提高工艺压力后,氮气清洗过程中,分子筛出口水温度升高,而冷却过程气体流速降低。全功率液态氮清洗过程中,在全负荷条件下,通过对分子筛出口进行了在线测定,得到了φ(CO2+CH3OH)为0.2×10-6;研究表明,在低温环境下,分子筛出气口中,φ(CO2+CH3OH)的浓度达到0.66×10-6,而人工测定的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出气口φ(CO2+CH3OH)的浓度低于0.5×10-6。目前,分子筛吸收塔出射气体中φ(CO2+CH3OH)的浓度要小于1.0×10-6,但仍然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甲醇从塔底排出,并在较低温度处生成干冰,证明过程气体中存在可凝结组分。全负荷液态氮清洗平稳操作时,冷却箱内进口过程氮气累积量为86000m3/小时;随着过程压力的增加,过程气的累积量通常约为82000m3/小时。经过一系列的监控,发现冷箱内部各个端面的温度都处于控制之内(<10 K),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的漏冷,因此可以判定,冷箱中的各个通路都可以达到传热要求,但过程气体通路却出现了阻塞。

3工艺空气压力差异增大的原因

对所有连接低压氮管线的各装置进行检查,发现在气化炉维修时,采用低压氮密性工艺时,由于停机时,全部的低压氮管路都是由空分低压事故氮泵供电,而低压事故氮泵又是往复泵,因此,低压氮的压力也会相应地升高和下降。在气密化的前炉中,气化器的液面达到了56%的液位,并且,由于持续地向气化器中注入的低压氮,使得气化炉的气压持续升高,同时,由于在气化炉中的气液输送管道中,在与低压氮管道的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再加上56%的液位静压,使得气化炉中的低压氮气进口压力高于低压氮气压力。在高压氮管路上设有止逆阀,一般不会向低压氮管道中倾倒,但是从观察气化炉的气压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当低压氮密封压力上升到0.40 MPa时,与低压氮管网的压力几乎相同,加之往复式低压事故氮泵压力有一定幅度的波动,在止逆阀失效的情况下,气化炉内液面通过压差向低压氮管路中回流,当压力下降到0.33 MPa时,液面下降到12.4%,两个压差趋于平衡,供水中断,导致低压氮管网进水。因此,高压氮止逆阀门故障和危险识别不正确是造成低压氮渗漏的根源。

4处理措施

4.1低压氮气管网

对全低压氮管网进行排水、置换、露点分析:①对全低压氮管网开启排气置换;②在低气压氮网络中4个“π”型的低位管道上开孔,增加阀门、排出物置换;③在没有出水的情况下,对空分泵、合成气压缩机抽氮气、液氮洗氮气、变换氮气导淋和气化氮气导淋等5个低压氮气末端导淋进行了露点测试,3次均低于-60℃,即为合格。

4.2 液态氮清洗设备

停机后,对液冷箱进行排气和再加热,并对各管道重新加热,确保各管道的温度符合要求。在常规的低温室复热过程中,采用高压氮对其进行人工测定,并对其进行3次不低于-60℃的人工测定,然后向氮洗柱中加入高压氮,通过阀、冷却阀、火炬气管路,再通过燃料气体通路、净化气通路、再循环氢气通路,最终到达火炬。在再加热时,需将加热速度控制在20℃/h以内,并将其端面温度保持在50℃以内,以避免在再加热时因端面温度差异过大而导致热交换器受损。在各通道中各通道升温超过5℃后,分别在高压氮气通道、净化气通道、循环氢气通道及燃油气体通道4个出口采样,测定各通道的露点温度,并在3个时间内完成再加热。在保证低压氮露点条件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完全恢复到200℃以上,并将其再次升温1小时,使再循环的氮流速不低于5000m3/h,使其在-60℃以下的条件下,将两个分子筛进行3次再生备用。

5避免液氮洗冷箱堵塞的对策及措施

第一,在使用前后,应确保与动力装置连接的设备、管道和阀门有完全的隔绝;第二,要对制造工艺中所用到的低压氮的装置进行检测,保证安装了一个止逆阀,避免了材料的回流,在其他没有用到氮的地方,要保证在停止之后,能够迅速地采用添加挡板的方法或者是打开中间的导淋,以避免发生介质之间的相互窜入,从而对分子筛的再生产生不利的作用。第三,遇到开启停机再引动力材料时,一定要再次做露点测定,例如低压氮气、高压氮气、车间空气、仪表空气,并在3项以上均为合格后才能导入;第四,对该分子筛的高压氮进行一次露点温度的测定;第五,在启动过程中,将分子筛进行冷冻后,不仅要进行CO2+CH3OH的含量低于1×10-6,而且在排出过程气体的露点温度在-60℃以下;第六,系统的长时间停机安全性经评定后,应按作业规范对冷冻箱进行复温作业。

总结

综上所述,公共材料间的窜流导致冷箱阻塞有多种原因,如低温甲醇洗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掺氮气体,或这些气体进入再循氢管路并进入冷箱。这些意外事件对整个生产设施产生巨大冲击,可能引发设备损伤,甚至安全事件。因此,日常操作中需制定有效、科学的预防方法,分析总结意外事件,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确保长期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进华.液氮洗冷箱堵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氮肥,2018,No.202(04):26-28.DOI:10.16612/j.cnki.issn1004-9932.2018.04.009.

[2]赵岩,徐程程.液氮洗冷量过剩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氮肥与合成气,2021,49(11):5-7+20.DOI:10.19910/j.cnki.ISSN2096-3548.2021.11.002.

[3]尤永平,尹昊,刘宝昌.合成氨液氮洗冷箱冻堵原因及对策措施[J].大氮肥,2020,43(05):321-323.

[4]刘富祥,陈安明,郑福林.浅谈低温液氮洗装置运行问题与操作维护[J].大氮肥,2020,43(01):7-9.

[5]张伟华,邓文刚.浅谈液氮洗冷排气体优化[J].氮肥与合成气,2022,50(04):20-23.DOI:10.19910/j.cnki.ISSN2096-3548.2022.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