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压迫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护理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及舒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缩短压迫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护理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及舒适度的影响

 吴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目的:研究缩短压迫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护理对经桡动脉介入术(TRI)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03月-2024年03月到本院TRI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发生率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缩短压迫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护理方式可降低TRI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干预效果理想。

关键词:缩短压迫时间手指操运动护理经桡动脉介入术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舒适度

由于TRI操作便捷、伤口轻微、康复迅速、出血控制佳且患者能较早开始康复活动等多重优势,其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采纳。现行使用的TRBand桡动脉止血带为手术后提供了一种既便捷又高效、安全而简洁的止血方式。尽管如此,手术后在桡动脉穿刺点需持续施压进行止血,这一过程可能造成手术侧四肢出现肿胀、麻感,以及刺穿部位疼痛等一系列副作用的出现[1]。此研究将分析缩短压迫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护理对经桡动脉介入术(TRI)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及舒适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03月-2024年03月到本院TRI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7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2.16±4.28)岁;对照组67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2.14±4.24)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手术完毕后,通过用桡动脉止血带对针刺位施加压力来实现止血,连续压迫6小时,自术后2小时开始,每1小时松开止血带一周,到了6小时后移除该设备;对针刺伤口进行标准消毒,并用敷料密封,以防感染;在确认患者穿刺处没有渗血、手掌无麻木等异常后,温馨提示患者可以慢慢活动手指关节,固定术后肢体,将手臂抬高20到30度,固定腕关节持续8小时。

1.2.2实验组 

缩短压迫时间+手指操运动护理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具体为:

(1)缩短压迫时间:在手术完成2小时后开始,每1小时放松一圈压迫带,持续4小时后移除压迫带。

(2)手指操运动护理:①按摩手指:使用健康的拇指和食指来按摩手术部位的手指,首先是从指尖开始,然后是指根,最后是指尖,每个部位都要进行15秒的按摩,每天进行2~3次。②数指:紧握拳头,从小拇指开始逐渐伸展,直到手指全部展开。然后从大拇指开始逐渐弯曲,每次伸展和弯曲都是一次,如此循环,10到2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两组。③弹指:将四个手指的指尖以拳头形式进行按压,然后让示指快速展开并保持平衡。而后,其他的手指也会相应地展开并保持平衡,然后重新恢复至拳头形态。循环重复10至20次,一天可以进行两次。④抓指:患手五指向掌心弯曲成拳,紧而后张开手指,此握拳与释放拳的动作轮替执行,依此重复,每组进行10至20遍,每天需完成两组。⑤手指爬行:将手术部分的手指置于桌子上,然后向前移动25厘米,最后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重复10到20次,构成一个组,每天进行两次。在患者手术后大约15分钟,就可以开始手指操运动护理操作,每隔一小时操作一次,直到压迫器被移除。手指操运动护理的操作应保持均匀,运动的力度应适中,以避免患者的疼痛感加重和出血增多。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轻柔,以防止压迫装置松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发生率低,舒适度(运用本院自制的舒适度量表评分,满分100分,分数高舒适度高)。

1.4数据处理

   SPSS21.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发生率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发生率、舒适度比较(n/%±s

组别

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发生率

舒适度(分)

对照组(n=67)

9(13.43%)

86.44±4.36

实验组(n=67)

1(1.49%)

96.82±3.67

x2

6.916

14.909

P

0.008

0.000

3.讨论

手术后持续的压力可能会引起当地血流循环出现问题、促使局部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以及皮肤损伤;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它能够激起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如果不立刻采取措施,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侧刺肢部的区域性活动和消除压力可以增进手术一边肢体的血液与淋巴液流动,减轻对特定神经的压迫作用。但是,如果术后迅速放气或者压制时间过于短暂,侧刺肢部的大范围活动可能会引起创口流血,进而干扰患者的康复过程。因而,恰当的减压时机配合控制性通气对于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增进患者的舒适感具有显著重要性。诸多学者认为,缩短压迫时间为将压迫时间从6小时减少到4小时,在保持良好止血效果的前提下,可降低对桡动脉和附近神经的持续压迫,从而避免过度压迫导致的刺穿点出血、刺穿区域出现皮下血肿以及手臂肿胀和麻木等后续问题

[2]。然而,仅仅以患者显性症状为依据,还是不足以有效缓解手术后肢体的肿胀情况。通过各种手部活动如揉捏、计数、弹拨、握紧和手部爬动等促进手部肌肉的紧缩,可以激发出类似压榨泵的效果,有效增进手部肌肤和组织的血流和淋巴流动,促进血液的回流,缓解神经受到的压力,进而有助于缓解肿胀问题,并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如今,手指操运动护理能够有效地分散患者对痛苦的专注,舒缓心理不适,减缓疼痛感,增进患者的舒适体验,这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此外,手指操运动护理的易用性较强,并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因此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联合运用调控特定区域血流和代谢活动的手指操运动护理设备与减少止血带压迫时长,能够显著减缓桡动脉的损害并缓和手术一侧四肢的疼痛及肿胀状况,不但能提升患者的舒适体验,还有助于加快术后的康复过程。

综上,将缩短压迫时间与手指操运动护理结合使用于TRI术后患者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缓解手术后痛楚,减少手术穿刺处皮下出血和远端肢体发绀等不良反应,增进患者的舒适感,故而应在临床上普遍采纳。

参考文献:

[1] 张瑶,谭花萍,熊彬晴,等. 缩短压迫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及舒适度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1):141-143.

[2] 曲军妹,陆丽娟,王昭昭. 不同松气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0,18(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