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运用多感官联动体验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论如何运用多感官联动体验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穆昭阳

珠海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广东省珠海市  519085;

摘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授音乐课程时,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官体验,以此促进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实现感官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全面地发掘音乐潜能,增强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感知。

关键词:多感官联动体验;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前言:音乐教育领域,小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塑造至关重要,以多感官联动体验为教学策略,可以丰富了学生与音乐的互动方式,还进一步促进了其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音乐能力的具体内容

第一,音乐的感知与鉴赏包括对音乐基本要素(如节奏等)的感受,对音乐情感与情绪的理解,以及对音乐体裁、风格和流派的识别,通过分析各类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如对比民谣与交响乐的异同,学生能深入理解音乐的形式美[1]。第二,音乐表现涵盖演唱等方面,在发展音乐听觉的基础上,读谱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第三,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即兴音乐创作,如给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尝试与练习,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多元感官联动体验概述

音乐审美感知对小学生的艺术涵养与整体素质提升极为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常常过分强调技能培养而忽略了这一重要能力。引入多感官联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以下是该教学模式在三个方面的具体应用:首先,视听结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展示视觉图像、配合动作表演等手段,辅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内容,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其次,听觉与触觉的相互作用。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实际操作乐器等行为,感受音乐节奏,深化对音乐韵律的体验,从而增强审美感知。最后,跨感官综合训练。教师精心设计多元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全面运用多种感官,以此达到提高音乐审美感知的目的。

三、调动多元感官发展音乐能力的路径

(一)借助多元感官联动,使音乐可视化

1.听觉+肢体,放映音乐画面

以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晨景》为例,便可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感知之旅,摒弃单一听觉体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引导学生,诸如以提问作为开场白:“同学们,你们知道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吗?今天我们要欣赏他的作品《晨景》,请你们在聆听过程中,尝试用心感受音乐中的画面。”在学生们充满好奇的眼神中,教师播放这首作品。音乐响起,仿佛一束光照进教室,孩子们的表情由好奇转为专注。音乐的力量正在于此,它能激发孩子们的感官体验,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世界。教师提出挑战:“请同学们用肢体语言来诠释你所听到的音乐。”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尝试将音乐转化为动作[2]。有的孩子双手缓缓举起,仿佛在托起初升的太阳;有的孩子伸展双臂,仿佛在模仿枝繁叶茂的树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肢体协调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音乐审美感知力。

2.语言+动作,讲述音乐故事

以《木偶兵进行曲》为例,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这首作品时,首先利用图像和视频资料辅助,向学生展示主奏乐器如长笛等,以及它们的音色特点,让学生对乐器有了直观的认识,也为后续的音乐体验打下基础。紧接着,通过讲述乐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模仿,比如,在某个角色出现时,学生会作出相应的动作,仿佛成为故事中的一员。教师可以将长达27分钟的乐曲进行剪辑,使学生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能连贯地体验音乐的魅力。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解说词至关重要,它像一条丝线,将音乐的各个片段巧妙地串联起来。当主要角色出现时,教师适时提示学生作出相应的动作,这样的互动犹如即兴表演,让学生在音乐中尽情释放。乐曲欣赏的最后阶段,留出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分享音乐所传达的道理,这有助于挖掘音乐的教育价值。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使他们寻找表达音乐感受的方式。

3.听觉+图形,画出音乐结构

课堂中,教师播放一段结构分明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注意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感转变。此时,教师并非直接出示既定图形,而是鼓励学生依据自己所听到的旋律,绘制出相应的线条或图形,以具象化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例如,面对A乐段的平和旋律,学生可能会选择用蓝色线条来表现其清新感;而对于节奏明快的B乐段,则可能用红色波浪线来表达其热烈气氛。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学生在听辨、思考和创作中,不断回顾和运用已学的音乐知识,从而实现对音乐结构的深层次理解。

(二)借助多元感官联动,使表演生动化

音乐教育中,歌声的传授是最为基础且广泛采用的手段,然而仅仅是将歌曲内容完整呈现,并不足以称之为真正的歌唱。其中,“演”所涵盖的,是音乐表达的能力。过往,对歌唱的期待基本停留于表情的丰富、手势的配合等层面,但随着国际先进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国内,我国的歌唱教学正逐步走向更为活跃、有趣的发展道路。

1.手舞足蹈

教学活动应遵循分层递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初始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承担不同声部,每人负责一个声部。随后,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尝试一人完成两个声部,直至能完成四个声部。多声部合唱中,集体配合与个体协调至关重要。通过多声部合唱,学生能够在感官协调的过程中,培养唱、动等多种音乐能力,例如,合唱《永远是朋友》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声部音响,以及跺脚击掌的节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2.动作表达

传统的歌唱教学中,常见一些难题:如学生高音部分不够稳定,弱音处理不够自然,音准控制力不足,以及咬字发音不够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感到无力,学生感到乏味。杰拉尔德·维尔特先生,作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及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主席,其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特别重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发挥身体动作在歌唱中的关键作用。歌唱前,他会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放松练习,如拍打手臂等,以全身心的放松状态进入歌唱环节。针对不同的音乐情境,维尔特先生采用以下方法:当演唱旋律下行时,学生易出现声音模糊、缺乏动感。此时,他让学生将双手放在头顶,边唱边抖动手臂,使其自然下垂,从而增强声音的清晰度和动感[3]。当旋律上行时,学生双手从头顶向高处伸展,如同鸟儿翱翔于天空,使声音更加明亮、高亢。面对附点节奏,学生将双手放在肚子上,跟随音乐节奏做开合动作,以感受节奏的延伸。强调重音的部分,维尔特先生让学生想象有一千人在拉小提琴,使每个音都充满力量,整齐划一。表现弱音但有延伸感的乐句时,学生将食指放在牙关处,感受口腔打开状态,同时挥动手臂向远方呼喊,体验身体动作对声音的支持。

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设计各类动作,如脚尖点地身体摇摆以感知节奏,或眼神交流以传达强弱音,辅助学生改善歌唱表现。该模式强调将抽象的音乐感知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表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唱、动等多感官活动,例如,教授音高概念时,教师可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不同的音高,同时用眼睛观察教师的指挥,耳朵倾听同伴的演唱,以此达到视觉、听觉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比单一的理论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音乐创作环节,教师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乐器,通过实际演奏来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和谐。学生动手操作,用耳聆听、用心感受,实现了从多个感官通道吸收和理解音乐知识的目标。

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力求创新,积极探索多感官联动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为其终身爱好音乐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娜. 运用多感官联动体验 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以《糖果仙子舞曲》教学为例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 24 (08): 102-104.

[2]衡军莉. 审美教育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3]张原. 主旋律歌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D]. 西北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