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养护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预防性养护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王定莲

海南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206

摘要:公路养护是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基础完善和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飞速发展,现代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地位也越来越高。对于现代化公路的养护不能仅仅局限于破损之后的修复工作,而更多的应该强调对于公路表面的清洁、路域环境的保护以及排水系统的完善等方式,而这些都属于预防性措施的涉及范围。本文旨在通过对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意义及相应的推进措施进行系统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公路养护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现代公路;应用

随着广大人民对幸福生活要求的不断提升,现代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社会各界对现代公路的养护的方方面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就应运而生。通过对沥青路面破损前后的维护和修补等技术来实现公路养护的高效性和针对性,是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核心目标。通过预防性养护技术使得大规模的公路获得有效养护,延长了使用寿命也提升了整体交通服务质量,进而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概况及重要意义

1.1基本概述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与传统矫正性养护技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是指在不增加原有路面结构承载力的情况下,针对仍拥有完好结构的路面或附属设施,按照预先的计划,采取一种节约成本的保养措施,同时也是一种对路面进行有效保养、延缓病害产生、保持或改善路面基本运行功能状态的一种路面养护技术。

1.2意义

(1)运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有效地减少维修费用。在传统的公路路面矫正性养护技术实施过程中,公路养护人员经常会采用针对性的养护方法。而运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以借助技术的便利对公路路面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展开细致深入的排查,同时还可以对公路本身以及周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类破损风险和毁坏趋势展开相应的研究,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对道路的养护任务。

(2)预防性养护模式可以改善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在目前的高速公路运行和交通运输发展形势下,行车的安全性是交通网络系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保证公路路面的结构稳固,避免路面出现变形、塌陷等病害现象,是路面养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发展方向。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公路路面病害的产生,有利于提升公路的安全性[1]。

1.3延长公路的生命周期

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不仅可以减少公路管养工作所产生的各项成本的支出,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公路管养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避免因为各种性能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发生。通过预防性公路养护模式的实施,管养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公路路段的运行状况,做出更准确的养护模式判断和分析,并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对公路出现的问题展开有效的养护,从而进一步延长了公路的运行和使用寿命。

二、预防性养护在公路养护过程中的应用概况

2.1预防性公路养护

公路养护技术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提升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道路养护手段。目前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公路路面、路基、隧道、桥梁及其它公路沿线设施的养护过程中普遍适用,它对于提升整个公路养护技术的水平和交通出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所谓的预防性养护强调在公路沥青破损之前,对整个路面及其它基础设施进行养护的手段,最大程度上降低公路损坏的可能性、延长公路使用的寿命,进而保证人们的出行服务的畅安舒美。

2.2预防性公路养护的应用意义

一般情况下来说在预防性养护过程中常用的先决条件,是对养护路段的基础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以这种方式实现对路况路径的科学认知。在此基础上要分析公路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项目施工情况、运营运行及路况技术评定等情况,进而具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方案,派出专业的人员高质量完成的公路预防养护全过程。

通过预防性养护措施和办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分析自然条件对公路质量影响的条件以及实现具体路段公路路况的动态掌握。对于常破损路段要加大巡检力度,防微杜渐并能及早预防公路病害,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对其进行系统的修复。这种将破损扼杀在源头的公路养护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公路破损之后修复的成本,并能减少因公路大开大挖式维修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以及一系列社会负面影响。

三、现代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措施

3.1就地维修技术

沥青路面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路基状况、人为损坏、来往车辆碾压等较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路面裂缝等问题,对沥青路面的安全使用有一定的影响。维修施工应采用就地制宜的维护方案,利用机械装备把已经发生收缩的路面进行清除,然后把乳化沥青匀称的平铺在路面上,最后进行修复路面,使修复路面的高度与原路面的高度一样。

3.2碎石封层

碎石封层主要是处理一些较小的裂缝,避免路面上的雨水等渗入路面内部结构,进一步提升路面的抗滑性能,对路面松散、硬化等问题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碎石封层不适用于较大的车流量或者速度较高的公路,对于路面有较小的裂缝、有轻微泛油、需要增大摩擦系数等问题的路面比较合适[3]。

3.3微表面维护技术

微表面维护技术在日常维护中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把路面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对使用性能和发生的病害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病害在路面上发生的位置,然后根据问题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微表面维护技术在路面的平整度、强度、防滑防水等性能上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3.4灌、填缝技术

沥青路面在车辆的长期碾压下,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缝现象,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出现的裂缝宽度,对裂缝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为微型、微小、小、中、大裂缝等类型,对于裂缝类型不同,那么采取的养护性措施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差别很大。根据前人的总结归纳经验,当在一定公路长度内,出现的裂缝数目比较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资金,一般不对裂缝进行特殊维护。如果裂缝的长度在6mm以内,施工人员往往采用在表面粘贴封层进行维护。在处理一些小裂缝时,因为这些裂缝一般对路基内部结构不会造成破坏,在进行维护作业时施工人员一般使用灌填缝剂对裂缝进行维护。但是对于中裂缝和大裂缝应该使用修复性养护技术,以此防止裂缝持续扩张,对路基造成更深层次的破坏。

3.5雾状封层

利用沥青喷洒车把已经稀释好的慢凝乳化沥青均匀的铺在沥青路面上,一般使用量在0.23~0.45L/m2,它的主要作用是封住沥青路面表面,延缓沥青路面老化,避免路面出现松散、水损坏的现象。雾状封层会对路面的抗滑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施工后需要进行交通管制一定时间,基于这种特性,这种技术一般对于中低交通量,设计速度较低的公路,雾状封层对于出现轻度裂缝,沥青出现老化比较严重等沥青路面。

3.6超薄磨耗层

对于沥青路面出现轻微的损坏时,超薄磨耗层技术在处理此问题时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修复后可对路面抗滑性和行使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种技术的一般使用寿命在7~10年之间,施工成本大约在24~32元/m2。对于中低交通量的公路较为适用,路面已经产生轻微龟裂和泛油,摩擦系数较小,平整度轻微变化的路面[4]。

结束语:综上所述,公路管理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预防性养护技术对于现代道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建立起一种科学的预防性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以及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依托于公路信息管理平台,减少气候变化对预防性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以确保整个养护工作的平稳进行,从而将现代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超,施跃进.预防性养护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2(29):153-155.

[2]朱宇.论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2,48(07):139-140.

[3]韩风山.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22(1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