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鹏飞

身份证号码:410482199211065036

摘要:在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开展建筑工程时,需做好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以此切实维护整体的工程质量。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工作人员需了解较为丰富的信息,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水文地质。通过水文地质取样、分析,了解当地的土质层内部状态,也可综合判断可能产生的地理灾害。本文首先对水文地质勘察的概述,其次探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最后就工程地质勘察中防治水文地质问题灾害的举措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对策

引言

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要确保水文地质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现场评测的正确性以及处置措施的合理性等,以确保为工程提供合理详尽的水文地质资料。本文针对现阶段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进一步验证,以期对今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依据。

1水文地质勘察的概述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勘察必不可少,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勘察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开展勘察工作应当了解水文地质基础数据,在了解数据的前提下,进行科学验证,通过运用科学先进的勘察技术以及仪器系统,分析水文地质指标因素,发现影响地质勘察结果的环境因素,了解水文地质各个参数变量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1地下水位上升

客观来看,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相对较多,如主观的人为因素、客观的地质因素与气象因素等等。细化来看,人为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灌溉行为不合理,破坏地下水位结构,导致水位上升;气象因素主要代指降水量突然增大、气温突然变化;而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地下含水层的变化或岩体的变化。地下水位上升会引发一定的危害,导致土层沼泽化、盐渍化发展,破坏河岸与斜坡等生态自然结构,同时也会对建筑材料造成影响。久而久之,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引发安全风险。在建筑物工程中,地基施工是重要的一大环节,会直接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而地基施工也会对土壤质量形成较为严格的要求。地下水位的持续上升会导致土壤被浸泡,进而导致其质量下降,引发工程损失或地基沉降偏移等问题,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极大的阻碍。

2.2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与日俱增,人们为了获取建筑所需原材料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乱砍滥伐现象比比皆是。此外,为了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并出现大量的违规采矿行为,这些现象都严重危害了工程地质环境,造成地下水位在短时间内的迅速下降。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则会诱发土层干裂、地面坍塌、土壤沙漠化甚至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危害工程质量,并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我国的工业发展建设较快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由于人口密集诱发严重用水问题,因此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补充生活用水的现象频繁发生。导致城市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地面大面积沉陷,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态还在持续发展,地面沉陷范围逐年扩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且不利于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2.3动水压力的影响

地下水的渗透力又称为动水压力,岩土体中的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会受到土体颗粒的阻力作用,在抵抗阻力的过程中,动水压力会对岩土体产生一定的拉拽作用,从而形成既定岩土体结构。一旦动水压力产生变化,必然会对岩土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工程地质勘察中防治水文地质问题灾害的举措

3.1强化施工中地下水状态分析

结合结论分析可知,水文地质会导致水质发生变化。相对应的,工程地质也会被地下水所影响。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工程人员可通过勘察水文地质的方式及时察觉其中存在的问题,以防止对工程地质造成消极影响。因而,在具体的勘察工作中,工程人员应扩大勘察范围,能够通过勘察水文地质,调查相关数据的方式,了解地下水的综合状态,从而更有方向地拟定接下来的工作方案。另外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工程人员还需要了解地下水排水设施,以实时监控动态监控的方式管理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及时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从而及时对其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管控,以持续性地监督分析,把握地下水状态的变化规律,从而生成合理的工程方案,防治水文地质灾害。

3.2加强现场监测的力度

为了有效的防止水文地质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提前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勘察单位应当格外重视地质水文状况的调查,不断加强现场监测的力度,在对地质水文进行现场监测时,应当提前明确监测的目的,按照目的开展一系列的监测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比较合格的监测标准。通过在开展地下水调查工作时,勘察人员明确调查的目的,并且建立调查的标准,可以构建比较合理以及有效的工程施工方案,确保矿山开采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3重视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处理

相关部门在矿山作业开采中,要综合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充分的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此,在施工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对于各种问题进行科学处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预防手段,通过科学的方式对现场施工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排查处理,这样则可以控制水文地质问题的不良影响。对于在施工中遇到的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处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及应对手段,这样才可以降低安全隐患问题[7]。同时,在矿水地质工程中,要通过专业的监测队伍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监督,对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技术处理,在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设备的支持之下,实现对各项信息数据的综合采集以及分析,合理处理,了解危岩体的变形状况,通过实时性的数据分析,了解其具体的变化规律以及特征,及时处理,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隐患。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要根据预案进行处理,这样则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影响,充分的保障矿山作业整体安全性。

3.4积极使用新型勘察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研发出了许多新型的设备和技术以满足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需求,尤其智能化和现代化装备的发展,提升了勘察工作的精准度,促使勘察技术向智能化、精确化方向发展。作为勘察行业从业人员要积极学习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将先进技术与自身勘察经验相结合,不断提高勘察成果的准确度,降低勘察工作难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对于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起到关键作用,在进行实际工程建设前,做好水文地质的评估工作,能够帮助地质勘查人员了解施工环境的水理性质,且能够为后续地下水的勘察处理工作提供准确度的参考依据。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行业要求,对水文地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加大预防处理力度,为工程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从而避免水文地质问题对后续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成龙,张瑞鹏,李岩涛.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冶金管理,2022(19):101-103.

[2]梁海军.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与优化路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9):139-141.

[3]陈浩然.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