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尤其是老年心脑梗塞护理中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尤其是老年心脑梗塞护理中的

效果

王锐敏,云宝琴

呼和浩特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和浩特市010030 ,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所接收的心脑梗塞患者(老年)中开展优质护理所呈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所接收的老年心脑梗塞患者(46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利用双盲法展开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各230例,对比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21.12±2.03)分、心理(22.25±1.85)分、精神(22.32±2.14)分、社会文化和环境(23.36±1.67)分、总分(88.56±6.27)分,高于对照组的(16.65±1.58)分、(18.32±1.54)分、(18.95±1.82)分、(17.34±1.36)分、(71.24±5.35)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2%,高于对照组的87.83%(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老年心脑梗塞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呈现更为满意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心脑梗塞;护理满意度;舒适度

心脑梗塞是老年阶段危害性较高的疾病,通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关,就像长期的高血压与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促使斑块脱落,从而使局部血供减少,诱发心脑梗塞。在此类疾病的老年患者中,除了积极采取扩张血管、调节血压血脂、增加血管弹性等措施之外,还要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让患者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改善预后[1-2]。故本文就优质护理的实施情况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460例老年心脑梗塞患者,通过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230)男135例、女95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为(61.34±4.18)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7.24-26.86kg/m2,均值:(21.67±3.38)kg/m2。观察组(n=230)中有134例男性患者与96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51-70岁,平均(61.47±4.32)岁;BMI:17.39-26.95kg/m2,均值:(21.52±3.45)kg/m2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按要求发放药物、介绍如何用药等。

观察组:优质护理,在心理方面,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患者的需求,除了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之外,还要予以安慰、关心、鼓励,指导患者通过自我按时、深呼吸等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在健康教育方面,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等,不仅要发放健康手册,还要进行口头、PPT演示等剖析,定期开展座谈会,让病友之间集中起来,学习关于心脑梗塞的护理知识,分享护理经验。在环境方面,及时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扫、消毒,关注室内温度、湿度情况,适当在室内播放音乐、广播等,缓解紧张的气氛,根据患者的要求在室内摆放一些绿植等。在康复锻炼方面,每1-2h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一次,并且使其处于舒适的姿势,前期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肩关节、颈部、下肢等的活动,待可下床后开展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根据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两组的舒适度变化情况,主要包括4个方面,每个方面0-28分,评分越高说明舒适度越好;同时,按照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1分:不满意,3分:一般,5分: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5.0统计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舒适度

通过护理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舒适度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生理

心理

精神

社会文化和环境

总分

对照组

230

护理前

10.02±1.36

12.24±1.05

12.49±1.34

8.98±1.05

44.17±3.26

护理后

16.65±1.58

18.32±1.54

18.95±1.82

17.34±1.36

71.24±5.35

t

8.032

10.264

10.029

6.236

7.924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

230

护理前

10.07±1.31

12.29±1.11

12.43±1.36

8.95±1.02

44.25±3.23

护理后

21.12±2.03

22.25±1.85

22.32±2.14

23.36±1.67

88.56±6.27

t

13.325

15.027

14.125

12.236

12.93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t护理前组间

0.302

0.128

0.165

0.329

0.352

P护理前组间

0.635

0.502

0.418

0.326

0.625

t护理后组间

7.032

5.269

4.125

7.635

5.129

P护理后组间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较对照组高,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n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对照组

230

12(5.22)

16(6.96)

202(87.83)

观察组

230

5(2.17)

6(2.61)

219(95.22)

χ2

-

2.993

4.774

8.097

P

-

0.084

0.029

0.004

3.讨论

老年心脑梗塞的发生对患者自身造成较大的影响,可导致胸部不适、失去平衡感、言语障碍等,对治疗的时间有较高的要求,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对于此类患者而言,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预后的改善有重要作用[3-4]。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优质护理在老年心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有相关资料显示,基于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患者在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得到满足,提高护理的整体性,让每个护理环节更加完善周到[5-6]。如以上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偏高。优质护理中,会对基础的护理内容进行优化,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让患者的需求及时被发现与满足,减少了护患纠纷,呈现满意的护理。护理时,从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方面予以细心指导,同时帮助患者摆正心态,营造良好的环境,能够使患者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舒适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发生心脑梗塞的老年患者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舒适度的提升,并且总体护理情况比较满意。

【参考文献】

[1]周凤,吴英.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4):0087-0089.

[2]殷凤娇.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5):0156-0158.

[3]张秀茹.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3):0126-0129.

[4]赵海飞.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9):0156-0159.

[5]龙梁娥.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1):0126-0129.

[6]李亚楠.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8):0155-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