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应用

孟爱娟 穆丹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肿瘤三科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肺癌放化疗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放化疗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肺癌;放化疗;依从性;心理状态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致病机制主要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尼古丁、多环芳烃等物质可以损伤肺部细胞,并促进恶性肿瘤的形成。肺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放化疗可以通过杀灭癌细胞来控制和减轻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然而,放化疗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造血功能减退等,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下降,存在严重不良情绪,使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常规护理干预内容简单,缺乏针对性。优质护理能够将各类高效果的护理措施进行整合,使患者的预后提高。有鉴于此,本文特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肺癌放化疗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4例。实验组男女之比为21:13。年龄49~79岁,均值为(67.64±8.64)岁。参照组男女之比为20:14。年龄50~77岁,均值为(67.72±8.53)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倾听患者的情绪诉求,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表达对患者的关注和理解,帮助患者释放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给予专业的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肺癌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1]。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及时解答问题,消除疑虑。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提升心理韧性。鼓励患者亲友的陪伴和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营养指导、运动推荐、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克服身体不适,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定期监测并评估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及时记录反应的类型、程度和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于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适时给予止痛药、抗恶心药物等。根据患者的口服情况和营养摄入量,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和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增强身体素质。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依从性。心理状态采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估,两个量表均为百分制,分数和心理状态呈负相关。依从性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评估,问卷满分为30分,分为完全依从(26~30分)、部分依从(21~25分)及不依从(0~20分)。依从率=(1-不依从)×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组间比较意义存在。

2结果

2.1心理状态比较

实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  组间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实验组

34

42.15±4.33

45.24±3.67

参照组

34

48.67±5.01

51.44±4.28

t

-

5.741

6.412

P

-

0.000

0.000

2.2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所示。

表2  组间依从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实验组

34

20(58.82)

13(38.24)

1(2.94)

33(97.06)

参照组

34

9(26.47)

18(52.94)

7(20.59)

27(79.41)

2

-

-

-

-

5.100

P

-

-

-

-

0.024

3讨论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倾听患者的情绪诉求,提供情绪支持、安慰以及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释放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韧性[2]。通过情绪支持和心理干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从而减轻负面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给予专业的知识教育,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需求和困扰,及时解答问题,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提高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3]。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营养指导、运动推荐等,有助于帮助患者克服身体不适,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定期监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和营养支持,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带来的身体负担,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放化疗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千. 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1,29(1):71-72.

[2] 马鑫. 优质护理干预在放化疗治疗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女性,2022(49):198-200.

[3] 赵明明,张华荣,吴慧敏. 优质护理干预对放化疗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J]. 家有孕宝,2020,2(23):214.

[4] 陈娟,杨昊. 优质干预对放化疗治疗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94):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