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3

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高苗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250103

摘要本研究着重探讨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其优化途径。通过分析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现状,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挑战。随后,我们对比和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并探讨了各种模式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优化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具体建议,包括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与合理性、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工具和方法以及提升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和技能。最后,我们提出了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并阐述了实施步骤、实施条件以及风险防控。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为职业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职业院校、管理模式优化

引言

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环境下,职业院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职业院校的预算管理作为其整体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的运行效率和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引入,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预算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我们期望找到一种能够适应我国职业院校特点和需求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并提出实施策略和措施,以期在提高职业院校预算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其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预算绩效管理理论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整合了预算制定、执行、控制和绩效评估的管理方法。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预算为管理的基础,以绩效为管理的目标,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第二,预算绩效管理涵盖了预算的全部过程,包括预算的制定、执行、监控和评估。第三,预算绩效管理注重结果和效益,强调以实现预期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活动。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管理控制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应当像企业一样追求效率,提倡绩效管理和结果导向;管理控制理论强调通过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对组织活动进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财务管理理论则从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回报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财务效率。

(三)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早期的预算管理主要是以财务为导向,主要关注预算的制定和控制,忽视了预算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联。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实施绩效预算,标志着预算绩效管理进入了绩效导向的阶段。此后,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如强调预算的战略性、灵活性,引入平衡记分卡等绩效评价工具,以及实施全面预算等。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正朝着更加战略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

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是通过预算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绩效的评估和反馈,达到控制和激励组织成员,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过程。其中,预算制定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当前环境进行,预算执行需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估需要客观、公正、及时地进行,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使用,以提供决策信息,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

综上所述,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预算为工具,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实现组织目标。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1],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提高职业院校的预算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二、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一)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现状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财务管理体制比较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其次,预算管理基本上是以规范性、合规性为主,缺乏绩效导向;第三,财务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第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

在预算管理方面,我国职业院校的预算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往往只是按照历史数据或者直觉进行;其次,预算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控制,预算超支现象时有发生;第三,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主要依赖主观判断,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二)职业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过于注重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职业院校的绩效情况;其次,绩效评价过程缺乏公正性和透明性,评价结果往往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第三,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和反馈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地起到激励和改进的作用。

(三)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和挑战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职业院校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和挑战:首先,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不强,预算管理仍然停留在规范性、合规性的层面,忽视了预算与绩效之间的联系;其次,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的环节都存在问题;第三,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技术和信息支持不足,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入开展。

总的来说,我国职业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着力从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机制、人员、技术和信息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

三、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探究

(一)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分类

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业绩预算管理模式、滚动预算管理模式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1)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预算控制为主要目标,强调财务指标的考核,以节约成本、提高财务效率为主。

(2) 业绩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不仅关注财务指标,也注重非财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效率等,从而全面评价和提高组织的绩效。

(3) 滚动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预算的动态性和连续性,通过定期更新预算,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预算管理视为组织的全面性管理工具,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二)国内外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对比

国内外职业院校在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国内职业院校多采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重视财务指标的考核,较少注重非财务指标[2]。而国外职业院校则更倾向于采用业绩预算管理模式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注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更加注重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战略性。

此外,国内职业院校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更多依赖于上级部门的指导,而国外职业院校则更加重视员工的参与和自主性,鼓励员工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提高预算管理的民主性和有效性。

(三)各类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1)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优点是预算控制严格,有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财务效率;缺点是过于注重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可能导致组织绩效的单一化和片面化。

(2) 业绩预算管理模式:优点是能够全面评价和提高组织的绩效,有利于实现组织的多元化和全面化目标;缺点是需要建立和运行一套复杂的绩效评价体系,可能增加组织的管理成本。

(3) 滚动预算管理模式:优点是预算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新预算,可能增加组织的管理负担。

(4)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优点是将预算管理视为组织的全面性管理工具,有利于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缺点是需要全面考虑组织的各种因素,可能使预算管理变得复杂和困难。

综上,各类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各有优劣,职业院校在选择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设计。

、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化与提升

(一)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与体系

提升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首要之处在于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职业院校需要把握预算管理的核心原则,即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规划和控制,更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工具。因此,需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不仅包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管理激励和引导全校员工的行为,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效率,以实现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

其次,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只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准确地评价预算的执行效果,激励和引导员工的行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以全面评价职业院校的绩效。

最后,优化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预算编制和执行是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通过优化这两个环节,可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预算绩效。

(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建设与人员培训

制度建设的强化:制度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石,一个完备和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可以规范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价,使得预算管理的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导和参照。

(1) 制定明确的预算编制制度: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制定详细的预算编制流程和规则,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时间节点、数据来源等要素,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建立严谨的预算执行制度:职业院校需要构建严密的预算执行机制,包括预算执行的权限、责任、报告、调整等方面,使预算执行的过程具有透明性和可控性。

(3) 制订科学的预算评价制度:职业院校应设立全面而科学的预算评价指标,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定期进行预算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预算调整,不断优化预算管理。

人员培训的强化:人员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和专业技能。

(1) 建立持续的培训机制:职业院校应建立持续的人员培训机制,定期进行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培训,保持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

(2) 提供专业的培训资源:职业院校应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培训资源,包括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教材、案例、讲座、研讨会等,以便人员深入学习和实践。

(3) 强化实践操作的培训:理论学习的同时,应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职业院校可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更好地实现预算目标,提升办学效益。

(三)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财务信息化是实施高效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职业院校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将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共享。

(1) 完善财务信息系统:职业院校需要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将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价等环节融入到系统中,使得各环节的信息能够实时更新,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强化财务数据分析:职业院校应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深度的财务数据分析,以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

(3) 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将预算信息向相关人员和社会公开,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增强公众的监督,提升预算的公信力。

采用先进的预算管理软件:预算管理软件是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效率的重要工具。职业院校应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预算管理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1) 选择适合的预算管理软件: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规模、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预算管理软件。此外,还应考虑软件的易用性、功能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2) 熟练运用预算管理软件:职业院校的财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预算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以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率。此外,也应定期进行软件的升级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3) 利用预算管理软件进行绩效评价:预算管理软件通常具有绩效评价功能,可以依据设定的指标和标准,自动进行绩效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通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3],强化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优化技术和信息支持等手段,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

总结:本研究围绕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探索了如何优化职业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包括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以及优化技术和信息支持等手段。我们对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比较了国内外职业院校在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分析了各类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劣势。研究认为,职业院校在选择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设计,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厉娥. "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 财会学习 20(2022):3.

[2]吕捷霞. "基于绩效预算的职业院校预算管理模式探究." 市场观察 8(2019):1.

[3]诸珏婷. 职业教育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