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

高天漪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000

摘要: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措施。在税源管理方面,存在信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问题;法律支撑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数据管税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应用;纳税主体难以监管,存在逃税等行为。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构建用户画像强化税源管理、建全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数据管税模式以及健全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大数据;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法律支撑;数据管税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一些问题,如税源管理不完善、法律支撑滞后、数据管税能力不强以及纳税主体难以监管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完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水平。

一、大数据背景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概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税收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大数据是指海量、高速、多样化的数据集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信息和模式。在税收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帮助税务机关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行为特征、交易模式和财务状况,从而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税务机关可以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行为特征,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税收合规监管和执法能力,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税务机关可以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收入情况,发现和识别潜在的个税风险,实现个性化征收,提高征纳效率和服务水平。大数据的应用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对税收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数据背景下个⼈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

(一)税源管理有所欠缺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税源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税源的信息不完整和不准确。传统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主要依赖纳税人自行申报,但很多纳税人存在隐瞒、虚报等行为,导致税源信息不准确。其次,税源信息的获取和整合不够高效。由于个人所得税涉及多个渠道和来源,如工资、股息、房租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获取和整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法律支撑相对滞后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法律支撑滞后的问题。传统的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优势。例如,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对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的税收管理缺乏明确规定,导致征管不够完善。

(三)数据管税能力不强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数据管税能力不强的问题。尽管大量的税源数据可以被收集和分析,但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未能充分发挥数据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导致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效果受限。

(四)纳税主体难以监管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纳税主体难以监管的问题。由于纳税主体众多、分散,加上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手段的局限性,导致一些纳税主体存在逃税、偷税等行为。传统的监管模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纳税主体监管的需求。

三、对于税收征管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

(一)构建用户画像强化税源管理

在大数据背景下,构建用户画像是强化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整合和分析纳税人的个人信息、财务状况、消费行为等多维度数据,从而建立起精准的用户画像。用户画像可以帮助税务部门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税源信息,减少信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情况,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构建用户画像需要依托大数据技术和算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发现纳税人的潜在风险和异常情况,实现个性化的征管措施。例如,通过分析纳税人的收入来源、资产状况、消费习惯等信息,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逃税行为或虚报收入的可能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和核查。

(二)建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需要建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收管理需求。现有的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优势,尤其是对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的税收管理缺乏明确规定。建全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要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税收征管特点,明确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权限和规范。这包括纳税人数据的合法获取、数据隐私保护、数据使用范围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大数据在征管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其次,要完善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领域的个人所得税征管规定。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到的税收问题也日益复杂。需要明确数字经济中的收入确认、税务登记、跨境征管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数字经济纳税主体的合规缴税。最后,要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形成协同推进的法律框架。个人所得税征管涉及多个领域,如劳动合同法、公司法、金融法等,需要建立起相互衔接、协同推进的法律体系,确保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与其他领域的法律要求相适应。

(三)逐步建立数据管税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需要逐步建立数据管税模式。数据管税模式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对税源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精细化、个性化的征管措施。数据管税模式的建立需要依托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通过对海量的税源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纳税人的行为模式、税收风险等信息,为征管决策提供依据。数据管税模式的建立还需要加强数据的整合和共享。税务部门可以与其他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纳税人信息。通过整合多个数据源,可以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综合情况,实现税源管理的全面性和一体化。

(四)健全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征管需要健全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是推动纳税人守法纳税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惩戒措施,促使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法,提高税收征管的效果。诚信激励方面,可以通过给予纳税人优惠政策、减免税费等激励措施,奖励那些守法纳税、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征管工作的纳税人。例如,对于长期遵守税法、纳税记录良好的纳税人,可以给予税收优惠或其他奖励,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失信惩戒方面,可以建立起失信纳税人黑名单制度,对于恶意逃税、虚假申报等失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失信纳税人可以面临税务处罚、限制行业准入、信用评级下调等处罚措施,以此震慑其他纳税人,维护税收秩序。

四、结语: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项重要的税收,对于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针对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包括构建用户画像强化税源管理、建全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数据管税模式以及健全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发展。

参考⽂献

[1] 王佳仪.个税改⾰背景下的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J].⻄部财会,2020:33-36

[2] 李靖.探究⼤数据时代下的税收管理[J].知识经济,2020:30-31.

[3] 刘蓓颖.分析⼤数据时代下的税收⻛险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50-151.

[4] 宋星仪,宋永⽣.⼤数据环境下税收⻛险管理的路径选择[J].税务研究,2020: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