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王孟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血透室 210001

【摘要】目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皮肤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分析。方法:此研究中,共收集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集后平均分组,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结构化健康教育)分组结束后,应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以上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皮肤瘙痒程度。结果:经结构化健康教育管理后,可显著发现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较低,皮肤瘙痒程度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结构化健康教育后,其效果理想,不仅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同时降低皮肤瘙痒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结构化健康教育;血液透析;并发症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治疗方式,主要应用原理是将小分子物质透过半透膜,从而扩散到水中或者缓冲液当中,确保患者体内成分顺利排出体外的一种方式。当今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挽救患者生命,清除患者身体中代谢产物有着十分积极意义[1]。在对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科学健康教育方式同样重要。健康教育下,能够让患者对于疾病更加了解,提升自我保健能力[2]。但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因为缺少针对性,所以效果较为有限,本文 主要分析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结构化健康教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8月-2023年8月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且在此期间收集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对照组:男女占比=31:19,年龄在36-76岁,均值(56.12±5.59)岁。观察组:男女占比=30:20,年龄在35-75岁,均值(56.14±5.61)岁。一般数据可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需年满十八周岁。②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者具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现象。②患者具有认知以及精神障碍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需要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为患者讲述血液透析基础知识,并且对患者身体不适原因进行评估,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需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具体为①需要成立结构化健康教育团队,成立团队后对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制定,并且在研究开始之前,需要对团队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后续进行考核工作,确保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拥有统一标准。②通过梯度教育法进行知识教育,需要医生对患者所提问题进行分类,针对问题难度来具体分析,并且制定符合患者的实际教育方案。③在进行结构化教育开展中,需要为患者讲述的内容包含了知识教育、饮食、运动、药物指导以及情绪管理等,还需要在各个知识层面具有完整框架,采用线下授课方式进行教育,具体教育方式可以为面对面传授,也可以是动画或者视频方式进行,还需要将进行血液透析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装订成为健康教育手册,患者可以通过扫码方式进行资源获取。以此起到提升临床实际健康教育效果。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并发症率,并发症为肌肉痉挛、低血压及其他。②观察患者皮肤瘙痒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式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用()计量资料,用(n,%)计数资料,行t检验和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比对[n(%)]

组别

例数

低血压

肌肉痉挛

其他

发生率

对照组

50

3(6.00)

2(4.00)

2(4.00)

7(14.00)

观察组

50

1(2.00)

0(0.00)

0(0.00)

1(2.00)

2

-

-

-

-

4.891

P

-

-

-

-

0.027

2.2 皮肤瘙痒程度比较

对照组皮肤瘙痒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V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教育一周后

教育两周后

对照组

50

5.62±0.51

3.59±0.32

观察组

50

3.66±0.36

2.26±0.29

t

-

22.201

21.777

P

-

0.000

0.000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临床肾衰竭患者治疗中,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方式能够起到控制疾病恶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但因为血液透析需要长时间治疗,在实际治疗中,患者就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同时血液透析治疗中,还会因为瘙痒等原因造成患者睡眠受到影响。同时患者心理层面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导致实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3]。临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主要使用方式有发送实习手册、床边教育等方式,但因为在实际健康教育中大多是单方面为患者进行知识讲解,不具备针对性以及层次性,所以实际教育效果较为有限[4]。而在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下,能够将教育内容模块进行阶段性讲解,并且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随时进行调整,以此来增加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程度

[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皮肤瘙痒程度较低,P<0.05。得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皮肤瘙痒程度。

综上所述,通过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叶春霞. 细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预防中的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36): 58-61.

[2]王珊珊,郭文静,赵苏莉等. KANO模式的干预方案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 (24): 149-152.

[3]邢元元,张格梅,刘法君等. 三方联动线上线下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 (24): 154-157.

[4]孙鑫,查夏琴,张小雪等. 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临床护理, 2023, 15 (12): 757-761.

[5]刘凤娟,付敬,王汝娟等. 结构化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01):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