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甲骨文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文化传承《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甲骨文案例

张铭珍

滨州市沾化区第三实验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三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第四单元文化传承章节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仁爱乐群”通过学习这单元,学生们明白“仁爱乐群”的含义,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懂得“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学会“以诚相待”。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知道汉字是如何演变的。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逐渐产生兴趣。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精髓进行学习,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

根据预设学习问题,对学生进行前测,可以看出,班里45个孩子,对甲骨文有一定认识的0人,多少知道一点的10人,没多少概念的35人。但是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经常涉及到字源识字的识字方法,孩子多少有些认识。而甲骨文中除了汉字的来历,还包含了非常多的宝藏,有利于孩子们形成我们的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形象化的东西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三、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经历学习后,达成以下目标:1、认识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来历。2.认识甲骨文都包含了哪些知识。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甲骨文字源理解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

四、学习重点难点

1、如何认识甲骨文。2、了解甲骨文里藏着的“宝藏”。

五、学习评价设计

设置课时评价量表赋予学生学程的每个环节之后,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指向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的能力。最终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探索的欲望。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一:甲骨文情境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1

现在是隆冬季节,大学纷飞,自己制作一个雪夜场景,配上适合人物心情和场景的音乐,用甲骨文来制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活动1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

学生们好奇这是什么场景,飘动的是什么?是“雪夜”两个字,孩子们思考,这是个什么情况,引出这是甲骨文。

活动意图说明:由活动场景导入,就让原本枯燥的文字有了跟生活接轨的氛围,通过调动孩子们的生活认知,进一步激发学生形成甲骨文字与生活的链接,让甲骨文和生活有趣的结合起来,为孩子们继续学习,激起了一层一层的涟漪。

环节二:出示带有文字的甲骨,让学生对甲骨文有概念化的认识。

教师活动2

师:点评学生活动2

    我们来一个非常“6+1”的游戏。每个小组发一张甲骨文拓片的复印件,组内同学合作认识其中的甲骨文,进行三阶比赛。

活动意图说明

    三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形象直观的阶段,通过对甲骨实物的直观展示,可以让学生对甲骨文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形象化的感知。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原厂地,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热情,通过孩子们的自己搜集,可以更深刻了解甲骨文的来历。曾经有教育专家统计:靠听可以记住15%,看到可以记住30%,而自己做,可以记住85%。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环节三:识字大比拼

教师活动3

1.出示平时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甲骨文字。

2.出示甲骨文拓片,从中摘取单字教学生认知。

学生活动3

1.老师出示跟仁爱有关的文字,我们来猜测。老师出示单个字来教我们如何去认。

2.选取跟“仁爱乐群””主题有关的文字。乐、友等。追本溯源,追寻“仁爱乐群”的文化渊源。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对甲骨文拓片的观察学习,认识到跟仁爱有关的字,并理解意义,同时,让学生对甲骨文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认知,知道了甲骨文是做什么用的,有何价值,让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甲骨文化的深邃。知道甲骨文是我们探索古文化的密码器。

环节四:我也来编码

教师活动4                                  学生活动4

1.出示学生熟知图片,根据图中甲骨文字        1.小组合作作诗。

代表的事物来写诗。                          2.视频很有趣,选择自己

2.出示甲骨文变迁的自制有趣视频,            喜欢的字捏出来。

让学生根据记忆来用橡皮泥捏有趣的文字。

活动意图说明

这一步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达到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通过作诗环节的设置,让甲骨文真正的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捏橡皮泥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们以为的枯燥深奥的文字变得有趣起来,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孩子探索的钥匙。让我们这节课有了新的生成。

环节五:拓展提升

教师活动5

用郭沫若先生的一句来来作结。同学们,郭沫若有诗云“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甲骨文就是古代文化中那颗最璀璨的明珠,让我们努力地学习甲骨文,尽情地陶醉在传统文化的美丽风景中,从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并且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目前发现的甲骨文有4000多字,而已经被公认的也不过951个,加上通假等不过1302个,而读懂它就破译了商朝人的文化。甲骨文艰深,诸多难点疑点仍为未解之谜,所以,这些任务交给大家,我们去破译中国美丽的神话。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明白,甲骨文中包含太多的文化密码,我们可以识别,但是,现在还有许多要去发现和认识,需要大家去破译这个神话。让孩子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神圣地认识和认识到了它们的神圣,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欲望,让学习真实的发生,达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作业:1.做甲骨文叶画,从家里选取各种花的叶子,可以做雕刻画,也可以写甲骨文书法。

2.做一个精致的书签送给你觉得能做到“仁爱乐群””的人。

3.每个同学做一张甲骨文海报,小组内评出做的最好的,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

设置目的: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孩子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进一步落实“仁爱乐群”的单元主题。把自己的学习放在传统文化学习的大背景之下,最终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

八、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教学中,自己觉得最欣慰的是关于课程的《雪夜》和《甲骨文》小视频的制作,让深奥的东西,简单直观的呈现出来,使知识既有了趣味性,又有了知识性。甲骨文拓片走进课堂,也使简单有趣的课堂,有了深度和厚重的历史感。这些的运用让孩子们切实地体会到甲骨文是一个文化宝库,更是文化体系。为孩子们开启知识的大门,放了一把钥匙。备这节课,我总共花费了二十多天的时间,读了三十本左右关于甲骨文的书籍,如《甲骨文拓片合集》等。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教学,让我对传统文化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教材里的每个点我们都可以拿来做展开做深入教学。让知识形成体系,真正地实现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1)精深备课。打开上课课题后,我们阅读搜集跟课题有关的材料,先蓄好这一桶水。(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是我们课堂的最佳境界。(3)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小组合作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不足,孩子因为生活知识储备的原因,对系统的甲骨文文化还需要进一步认知,学生真正学到的甲骨文文字还是偏少。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