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王一凡

山东新世纪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本文旨在通过多智能体仿真技术,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新模式,以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首先,介绍了多智能体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价值;其次,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型,并详细阐述了模型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运行机制;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多智能体仿真;监管模式

一、引言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和交叉作业,因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尽管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法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但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该模式通过模拟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决策和交互作用,实现对施工安全的动态监控和预警,从而为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多智能体仿真技术是一种模拟复杂系统中多个智能体之间交互作用的方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领域,该技术可以模拟施工现场各参与方(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政府部门等)的行为决策和相互影响,从而揭示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和传播途径。通过构建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型,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层级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分工明确,共同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传统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监管效率低下是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和交叉作业,传统模式往往难以实现对所有安全风险的及时识别和有效应对。一方面,政府部门在制定安全法规和标准时,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另一方面,监理单位在监督施工单位的执行情况时,可能受到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限制,无法做到全面、细致的监管。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监管效率的低下,使得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其次,信息沟通不畅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各参与方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整改。例如,施工单位可能无法及时将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反馈给监理单位和政府部门;而监理单位在发现安全隐患后,也可能无法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这种信息沟通的不畅不仅影响了监管效率,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最后,监管手段单一也是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检和定期检查等传统手段。然而,这些手段往往难以适应现代化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例如,一些高空作业、地下施工等危险作业场景可能无法进行有效的人工巡检;而定期检查也可能因为时间间隔过长而错过一些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探索更多元化、智能化的监管手段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三、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型构建

针对传统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构建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型。该模型旨在通过模拟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决策和交互作用,实现对施工安全的动态监控和预警,从而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下是对该模型构建的详细阐述:

首先,智能体的定义与分类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参与方和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属性和决策规则。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这些特性和规则,定义相应的智能体类型。例如,施工单位智能体负责具体的施工操作,其行为属性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控制等;监理单位智能体则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的执行情况,其行为属性包括巡检频率、整改措施等;政府部门智能体则负责制定安全法规和标准,其行为属性包括政策制定、监管力度等。通过对这些智能体的定义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环境建模与仿真是模型构建的核心环节。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包括施工场地布局、设备设施配置、作业流程安排等众多要素。为了真实反映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各智能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我们需要建立详细的环境模型,并利用仿真技术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我们可以模拟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包括正常施工、异常情况处理等,从而更好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点和薄弱环节。

再次,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是模型构建的重要功能。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需要实时监测各智能体的行为状态和安全指标变化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利用风险评估算法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这样,监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监管策略制定与执行是模型构建的最终目标。根据仿真结果和预警信息,我们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监管策略。例如,针对高风险区域或关键环节,可以增加巡检频率、提高安全标准等;针对低风险区域或一般环节,可以适当减少监管力度,以节约监管资源。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自动化执行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管和干预。通过自动化执行系统,我们可以及时响应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通过智能体的定义与分类、环境建模与仿真、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以及监管策略制定与执行等四个部分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实现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全面监控和有效管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该模型的应用和优化,为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了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通过构建相应的仿真模型并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模式能够实现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行为决策和交互作用的动态模拟与监控,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措施提供有力支持。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仿真模型的细节设计、提高仿真精度和效率以及探索更多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明轩, 朱月娇, 翟玉杰, 等. 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系统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 37(1): 146-151.

[2]王晓亮, 郭荣鑫.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 38(7): 1853-1862.

[3]李健, 庞弘燊, 王文杰.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创新与体系构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2): 1-7.

[4]刘小琴, 张伟.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建筑技术, 2019, 50(6): 66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