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札记—我与长溪村的故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支教札记—我与长溪村的故事

刘硕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摘要:

通过支教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孩子们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支教经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因材施教,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同时也认识到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之大,亲身体验了基层教育的艰辛。

关键词:支教;长溪村;教学心得

1. 播种知识,收获希望,支教之路,梦想启航

支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距离我的第一次支教已经过去快六年了,就像一位先人说的一样:“这并不是结尾,都没到结尾的开头,而应该是开头的结尾[1]”。目前,我已进行了三次不同时长、不同形式的支教。“扶贫以立志为首[2]”这句话虽然显得轻描淡写而平淡无奇,但却孕育着极大的智慧。对一些偏远地区天真烂漫的孩子而言,教育是他们最需要的,但得到这一宝贵的教育也着实不易。我渴望能将我的所见所闻带给孩子们,也渴望能有这个宝贵的机会来探寻孩子们内心的纯真与美好。没有看不完的朋友圈,只有点不完的赞;没有走不完的路,只有看不完的风景;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有不散的友谊。人一生中能遇见多少人?又能记住多少人?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份友谊,每份爱,永远永远......

可能一次短暂的支教并不能改变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但是可以潜移默化的拓宽他们的心境,让他们在实践的快乐中认识家乡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埋下一颗种子,推动他们向更好的明天努力[3]

2.传知启智,爱心筑梦,长溪支教,青春无悔

我第一次与江西省婺源县长溪村结缘,是在2022年7月,在经过大学校园三轮面试,300人到20人的筛选后,我终于成为了星火支教队的一员,正当我们满怀期待的憧憬着支教的村庄,疫情和我们开了一个无奈且现实的玩笑——因为各省疫情防控政策,我们无法抵达长溪村,只能进行线上支教。

线上支教的弊端就是没有实感,让我经常会有空浮于网络上的感觉,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备课授课的热情,反而会促使大家每天认真按时写完教案和课程反馈。很开心能认识星火这个优秀的集体,大家相互促进,将支教工作完成的更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所以每天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和优秀的大家在群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即使不见面,也可以愉快的聊天,没有距离感的支教谁会不爱!

    这次支教最多的就是不确定性,因为我是边支教边旅行,所以基本上上午在外面旅游,下午和夜晚要备课,从早到晚,累并快乐着。长溪村的同学肯定也想不到老师上课前都经历了什么,比如赶路几小时后冲到酒店房间开始上课;比如轻微高反,短暂休息后开始快乐上课;比如刚下了雪山,不去吃饭就直接激情上课;比如尝遍万般美食吃坏肚子前的专注上课…所有的旅游行程都是依据支教而定,也算是一种独特的经历吧。也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为爱发电!孩子听的认真,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真的很享受支教。连上10天课共计时长约18个小时,辗转了云南和西安,每天还要汇总大家的部分教学反馈与总结,一天天都非常充实。

原以为支教结束,这段经历也结束了,但没想到教的学生会经常找我视频,与我分享她们的生活,每次都会视频一个多小时,我和世界上的第二个我一聊天就停不下来。结课后我给学生寄了她们喜欢的美术用具,学生跟我视频的时候开心的手舞足蹈,说比过六一儿童节还开心。她们还给我寄了一大箱子江西婺源的特产,真的,被人惦念的感觉真好。虽然全程只能通过屏幕来见面,但我感觉像是认识了十年的朋友一样亲密无间。

支教结束了,但我的公益梦才刚刚开始。我曾在我的感悟中写下“希望这个国庆能去江西婺源长溪村看看,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虽然国庆去长溪村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我又一次报名了星火支教,终于在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暑假—2023年的夏天,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长溪。

在长溪的这段日子像梦一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生第一次,看到了人世间的万般冷暖。第一天进入长溪的时候,有一群小朋友在村长家门口迎接我们,我忍不住想哭,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孩子们对星火的爱和对星火的延续。7月7日,和支教队的大家一起凌晨3点40起床,一起爬山,一起看日出,这是我见过的最浪漫的场景。在山顶给孙教授庆生,在山顶和长溪村对话,在山顶和最重要的一群人经历这个梦幻般的一切。这天上午在下溪村的招生也让我印象很深刻,深入地走进了每一个有学生的家中,好似在读每一家人的故事。7月8日,大家一起玩水,站在小溪里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泡在水里吃西瓜,坐在桥上一起呐喊,这样的场景只有在我的梦里出现过。7月10日的夜晚,十几个人一起在天台躺着看星星,一起畅聊人生,一起捕捉最闪亮的流星。我在朋友圈写到“为什么每片天空看似都是一样的,但今晚的天空最美”,或许多年以后我会忘却那天晚上聊天的内容,但是我不会忘记那些在我最美好的时光里陪伴我的人们。7月12日,我去四班给婷婷老师的拼贴诗当助教,听到了四班孩子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故事,每个人的心里好像都有一层伤疤,但又有一股顽强的力量。戴福的诗“对别人说别哭,光芒,铭记,满地的碎片”真的让我动容,第一次因为一个笑容哭了两节课;他的人生经历的一切都没有人可以替他承受,但是他却用最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每次遇见,他都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用最真诚的笑容来表达他对我们的喜爱。在我的美术课上,我将自己画好的面具送给他,他给我比了一个大拇指,对我笑了笑并拍了拍我的肩,最后戴着面具回家。原来一件物品真的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啊!真诚的希望戴福可以平安喜乐,可以有一辈子的福气,可以活在最美好最快乐的世界。

再说说我们班的孩子。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我真的要疯了,因为他们和我想象中的五六年级的孩子真的不太一样,超级闹腾而且有很多小团体。但慢慢相处下来,才发现其实每个没心没肺的孩子都有一个极其敏感极其细致的内心。三班每天都能收到各科老师的投诉,每日三班的门口和后面都有被罚站的孩子们,但是现在看来还挺有意思的,因为孩子们都在努力变好,都在变得更加开朗阳光,变得更加渴望知识。他们给我写的明信片都很真挚,希望他们明年可以继续来星火。虽然我不一定会再出现在长溪村,但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来到这里,带来更加精彩的课堂,留下更加珍贵的回忆。

7月24日的告别晚会像是一场梦,唰的一下就过去了,这种马上要离开的感觉让我有了超长反射弧。但晚会结束后,学生欢欢悄悄地抱住我,问我:“老师,你明年还会再来吗?”让我直接泪崩……确实很多学生我一辈子可能只见一次,很多经历也只有一次经历过程,所以我珍惜当下,希望以后再有机会来到长溪村,也希望孩子们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每天被学生们围绕,与我形影不离,如同我身上长了孩子一般,每天听着sure(我名字的英语谐音)老师sure老师……在这里见到了去年教的学生媛睿,认识了最真诚自信的学生宇涵,接触了最爱笑最开朗的学生佳颖……孩子们身上美好的品质都是我所欣赏所追求的。支教是我人生中的光,也是我最珍视的经历。

3. 书写梦想,绘制未来,支教之旅,生命之光

说起为什么要来支教,为什么多次选择来到贫苦的地方来授课,很多人会问我,你能收获什么。我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比起我收获到什么,倒不如说我能带来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支教老师,将我接受到的优秀的教育资源,转化为自身知识脉络,形成自我价值体系[4],帮助孩子们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目前所接触到的世界,只是千万分之一,而他们远远不能永远的受限于此,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去,去追求更广阔的未来。一个人的出身不能决定什么,但它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个体的待人接物、看世界的方式和态度,成为成长初期的局限性[5]。跨越固然困难,但既然有的人成功了,为什么那个人不是自己?我一直坚信,一节节精心准备的课程,不单单是技巧上或内容上的丰盈,更多的是价值层面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能在课堂上感受到什么才是我最看重的。教育之所以具有延续性,更多的还是因为它的内在价值足够稳定、足够新颖、足够震撼。一次最平常的课堂,可能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老师们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我们毕业后依然也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而我,就很有幸在我的成长历程中,遇到了一位又一位的良师益友,帮助我一步一步向更优秀的人靠近,我是幸运且幸福的,我更想把我收获到的,带给那些渴望教育,但迫于现实的压力得不到良好资源的孩子们[6]

可能本科期间我没有机会再去到长溪村,但是我与长溪的缘分,将会一直延续……

参考文献

[1]张艳. 浅谈支教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 花溪, 2021(9): 1.

[2]杨雅茹杨姝. 盛开的索玛花—布拖中学顶岗支教实践与体会[J]. 读与写:中旬, 2021(1): 0026-0026.

[3]赵静宇, 蒋天怿, 石奕楠. 北京光爱支教心得[J]. 读天下:综合, 2018(16): 1.

[4]巴桑平. 支教心得体会[J]. 考试与评价, 2016, 000(006): 137-137.

[5]徐国保. 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创新课堂援疆支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J]. 上海教育, 2018, 000(036): P.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