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措施研究

常越

130427199302124415

摘要:在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进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犹如潜在的危险,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对房屋的持久性和使用安全构成严重挑战。智能监理机制在这一环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必须严谨地依据预设的标准,对建筑的每个细节和整体构造进行深度监控,迅速察觉施工流程中的任何偏差或可能的故障隐患。监理人员有责任督促施工团队立即修正这些问题,以此提升最终建筑物的品质和保障其安全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措施

1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重要意义

1.1工程监理智能监控内容

在建筑施工领域,监理角色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中。智能监控系统的引入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首先,它通过智能化手段强化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实时监控,运用先进的识别技术,能即时察觉并纠正任何偏离规定的行为,动态比较施工状况与行业规范,确保工程的真实执行质量。其次,智能监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监控效率,保证施工进度的有序进行,为项目按时完成提供了坚实支持。此外,智能监控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优化了成本控制。具体来说,智能监控的应用涵盖了广泛的职责范围:一是深度审核工程设计策略,通过对施工计划的深入分析和实际环境的匹配,确保设计的可行性,确保工程的有效实施和合理布局。二是严格审查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顺畅进行,同时保证安全和质量的高水平。三是严谨地监控工程物资和设备,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品质,通过智能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预防事故,保障施工安全。四是全程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工艺精准且高效,消除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升整体的质量控制效果,确保项目经得起质量验收的考验。

1.2工程监理智能监控意义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监控行列中,质量监管的权重不容忽视。首先,它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确保工程品质能满足严苛的验收规范。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建筑工地实施精准的质量管控,确保施工策略、成果和进度都契合工程设计蓝图,这个过程中的问题识别和即时沟通,有助于消除潜在风险,从而显著提升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其次,智能监控扮演了守护者的角色,强化施工安全。建筑施工中隐藏着众多风险,对作业人员构成潜在威胁。智能监控系统能敏锐地捕捉到施工现场的隐患和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维护施工环境的安全稳定。

2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2.1施工监督管理机制不全

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支柱,监理工作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操作中,监理工程师常常遭遇挑战,主要体现在监督体系的不健全性。具体表现在,尽管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频发、工程质量标准未达标的状况,但监理人员的权力行使并未得到有效保障,使得施工现场的真实动态难以得到有效揭示和妥善处理。部分企业甚至缺乏专业的监理团队,使得监理工作的实施力度大打折扣。这种监督机制的缺失,往往导致安全隐患被延误发现和处理,进而对工程品质构成潜在威胁,对整个建筑业的声誉和效能造成深远的负面效应。

2.2采购环节有待完善

建筑构建元素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对工程质量和进程的推进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监理任务中,对建筑材料从源头采购、运输、储存到实际使用的全过程严谨管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实中,由于部分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素养不足,他们在评估材料品质和适用性时可能存在误区,这无疑引发了采购环节的挑战。更有甚者,个别人员出于私欲或不正当动机,可能在采购过程中滋生不法行为,对工程项目的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一些监理公司未能在采购流程中设立强有力的监控机制,对采购人员的规范操作缺乏有效约束,这也使得整个采购过程充满了潜在的风险。

3提升房屋建筑监理的质量控制效果的具体措施

3.1构建现代化工程监理系统

在现代社会的推动下,为了增强建筑监督的智能化管理效能,应当巧妙融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一个无遗漏的智能监控体系。这个体系依托于先进的无线网络架构,实现了对建筑项目的全方位监控,显著增强了工程质控的精准度。在监理系统的构建上,关键在于开发前沿的信息收集装置,监理人员手握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或专业电脑,他们在施工现场实时捕捉信息,这些数据随后被即时传输至系统的处理层。在此过程中,控制系统负责数据的传输,并通过深度分析,实现数据的优化整合,从而最大化数据的实用价值。智能监理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远程监控功能,它能实时分析视频资料,洞察工程现场的任何异常,从而高效地执行监理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

3.2创新房屋建筑工程监理方法

为了优化房屋建筑项目的现场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并保证进度,以及提升整体项目治理效能,改革与创新工程监理策略至关重要。首要之策在于推动合作型管理模式。监理工作不应孤立进行,而是应积极与开发商、承包商、设计团队和业主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每个参与者明确其责任与权限界限。这样,各方协同合作,能够实时共享施工信息,监理机构能迅速捕捉问题并协同解决,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中的质量风险。其次,监理应实施全面且连续的监控。监理机构需深入研究施工现场,详尽理解工程特性,进一步标准化工作流程和评估指标。通过制定涵盖施工全周期的监理计划,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方位质量控制,包括前期预防、中期监督和后期评估。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尤其关注技术复杂且工艺精细的部分,确保监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显著提升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3.3掌握施工进度

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对工程监理起到关键作用。这类软件能够实时推送施工动态,涵盖进度更新、品质监控、安全预警等多维度信息。通过定期的现场巡检,监理人员得以动态把握工程进展和质量状态,以便迅速应对任何可能的延误。对于建筑工程中那些不易察觉的隐蔽工程,监理工作要求全面且精细,旨在通过严格的管理提升整体工程品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需亲临现场进行抽样核查,每个环节都要与施工内容精确匹配,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及其具体表现。同时,他们要坚决防止偷工减料和疏忽行为,特别是在隐蔽工程阶段,须实施严谨的管理策略。借助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实时监控质量和进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4结论

随着社会对建筑工程品质与安全性的日益关切,监理人员的角色愈发凸显为关键支柱。在未来的建筑领域,监理工作的核心将聚焦于强化施工风险管控,削减成本支出,以及提升工程的卓越品质。随着科技的革新,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融合,监理工作将步入全新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时代,强化对建筑项目的全方位、精确监控,涵盖深度检测、详尽分析、精准评估和精细化管理,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刚,李金龙.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6):261.

[2]彭昭翔.住宅建筑工程监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2(10):315-316.

[3]刘波.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21(2):115-116.

[4]马贵良.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措施的思考[J].新型工业化,2021(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