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施工安全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分析建筑施工安全施工技术

姜永东

安徽省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本文依照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首先就建设施工全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施工技术实施措施,其中包括做好施工安全检查工作、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按照规范搭建及移除脚手架、视频监控系统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现阶段,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一直是建设单位管理的重、难点,其中所出现的影响问题以及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对此,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明确所使用的安全施工技术,如脚手架、信息化视频监控等,由此突出安全施工技术实施效果,以创新管理模式,减少安全隐患,最终达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最佳效益。

1、建设施工全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项目面积较大,且施工所需的技术较多,对此易出现较高的隐患问题,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对此,在保障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全过程时,为达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对于风险高、技术复杂、影响大的重点工程,需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可使用信息化监控、脚手架管理等,以结合高效、先进的施工安全技术,确保建设项目达到安全生产目标。

其次,在坚持建设安全生产的方针,需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原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努力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进而保障项目建设可如期完成。

最后,在进一步强化建筑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时,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并避免所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减少人员伤亡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并提升项目建设水平,避免出现任何影响项目建设质量的问题。

2、建筑施工安全施工技术实施措施

2.1做好施工安全检查工作

首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在建设工程开始前做好有关的施工安全检查工作,该工作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文件检查、标准规定检查等。同时,管理人员还需明确建筑建设项目危险源,需做好有关的调查摸底与登记造册工作等。其次,针对施工安全检查工作,施工总承包单位需制定出完善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实际方案,并交给上级部门进行批准。其中,管理部门需合理组织编制好有关的工程进度计划,并将安全工作纳入总进度计划之中,由此确保组织设计、审核过程可将安全工作与安全管理的执行纳入重要内容之中[1]

2.2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建筑建设项目管理人员需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标准以及原则,在此过程中,需明确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按照项目建设具体情况,确保可发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效果,由此保障完善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作业,坚定落实四不放过的基本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未落实不放过、整改未落实不放过以及存在问题不查明不罢休。

其次,需确保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了全面考虑,并合理地制订和有效的执行项目建设管理方案,这一方案应保证能够满足建设工程项目对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并能够有效地降低或减少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在此可保障所建立的安全制度可满足现场对于安全管理的实际要求,由此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整体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标准性,以避免影响到项目建设最终效益。

2.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建设项目中,为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可有序,并从整体上提升安全管理效果,需合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在建筑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需结合具体的施工工序展开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并保障所使用的安全设施设备齐全,达到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要求,在此应要求施工人员佩戴好有关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作业,并认识到脚手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通过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可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有关的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与技术交底,可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并由此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能力等,从而确保可在建筑建设项目中达到安全管理效果,保障各施工工序可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整改的效果,由此从根本上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防范能力[2]

2.4按照规范搭建及移除脚手架

(1)脚手架材质要求:钢管长度为φ48.3mmx3.6mm,最大重量不得大于25.8kg。竹制脚手板面尺寸为3000mmx200mmx50mm,木脚手板选用杉木、红松木等优质木料,并在每个木料上用镀锌线绕两圈。

(2)立杆搭设要求:脚手架竖杆垂直插在基座内,横向拉杆要成直角安装,并在纵杆下面的竖杆上安装。在脚手架上安装纵梁和横梁,其中横梁必须采用直角固定,以固定在竖档下方;立杆接长,除顶端可以采用搭接之外,其余部位均采用对合扣件进行连接,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于1米,需要采用2个以上的旋转卡扣进行固定;吊杆顶部应比女儿墙高1米,其高度必须在檐口上方1.5米以上。立杆上的对接紧件应当在相同的水平上错位布置,竖直柱之间的间隔为500 mm,竖直柱与主节点的间隔为1/3。在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将水平较高的纵杆向下延伸两个跨距,并与竖杆进行固定,高度偏差不能大于1 m。对于有坡度的场地,竖向支撑柱与坡度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

2.5视频监控系统

首先,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需合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作用,在此过程中,应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视频监控安放在施工生活区、大门、物料区以及制高点等,由此保障监控范围可涵盖整体施工现场。并且,施工单位与企业还需随时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监测好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及时掌握有关施工现场的施工动态等,及时发现建筑工地违章作业并进行查处,由此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其次,企业需合理发挥物联网技术运用优势,将所需的施工现场数据上传到后天服务器端,并完成对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工作,并且需做好数据传输工作,保障管理人员可运用手机端完成查询记录等。最后,为合理发挥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运用价值,需基于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不仅可帮助管理人员更为有序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作业,还可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保障安全管理达到预期管理效果[3]

2.6扎实宣传教育

首先,为全面做好与落实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有关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后,还需以警示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施工全体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的认识程度,并针对建筑施工领域做好重点安全隐患问题的调查与宣传,其中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事故场景(图1)。

其次,为了保证所进行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达到警示宣传的效果,施工单位应该对事故的原因展开分析,管理人员应带头针对所出现的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成因进行探究,并重点指出如何采取有关的处理与防范措施,其根本的安全管理目的在于,合理增强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并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由此排除建筑项目安全隐患问题,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也达到了建筑企业安全宣传教育成效。

IMG_256

1:安全警示案例

结束语:综上,面对建筑施工项目所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在进行科学预防的基础上,还需按照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关的安全管理工作,由此保障建筑项目达到安全建设标准,避免出现危害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施工问题,彻底消除建筑施工项目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继而保证建筑工程可保质保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刘佳杰. 基于BIM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2022(16):172-174.

[2]陶佳能,龚旭成,唐源野,等.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J]. 安徽建筑,2022,29(10):105-107.

[3]邢江波.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J]. 河南建材,2022(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