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内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3

浅析国有企业内控管理

景杰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710065

要: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逐步进入到了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当下对国有企业如何立足于自身功能定位,统筹发展与安全,平衡风险与效率,构建内控合规一体化管理体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有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国有企业完善内控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引言:在国有企业进行产业与收入规模扩张过程中,各类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层出不穷,并且呈现出一定难以应对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国有企业不段加强自身的内部风险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多数财务风险都是由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合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理,势必会给国有企业稳定经营及高质量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基于此,国有企业需要明确好风险的成因及危害程度,然后加强内控风险管理,真正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的要性和必要性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当前,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全面、深入地改革转型调整,尤其强调加强国有企业的企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断对国有企业部治理体系进行优化。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否可以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成绩以及国有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也会对国有企业识别、预防和化解各类经营性风险起到关键作用。各大国有企业目前已经对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给予了比较高的关注度,也正在积极优化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管理方式方法,但国有企业要想更加从容地面对内外部复杂的环境,应当给予内部控制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更多关注度,深度挖掘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建立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2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制度建设存在短板,管控程序缺乏协同

为实现风险防控的目标,国有企业须具备健全的内控合规制度体系,为工作实践提供依据和约束。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很多企业在制度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和时效性,存在一系列短板问题。一是只关注内控与合规的具体目标,而忽视制度体系设计应为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服务;二是在企业不断调整战略目标、改变业务模式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程序并未及时更新,没有及时的适应企业不断变革的脚步,针对不断衍生的新业态、新业务、新模式并未没有刚性的制度约束;三是制度建设侧重于过程控制,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建立并运行了内控体系、合规体系,但各体系独立开展,工作计划与执行程序仅以风险为导向,存在管理内容重叠但不共享、资源效率投入但不高效、考核工作交叉但不并行等问题,不符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有关协同运作机制的要求,管控程序缺乏整体的统筹协调,管控效能有待提升[1]

2.2内部监督效力不足,评价机制未全流程覆盖

当前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的情况是大多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监督有助于规范企业各级员工的工作行为,内部评价侧重于及时发现企业内控合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企内部监督大多以事后监督为主,对事前、事中的监督较为薄弱,没有充分发挥风险管控“三道防线”的作用。在对人的监督方面,往往只开展基层员工的日常监督,而忽略了管理层及关键岗位人员的专项监督。而管理层及关键岗位人员才是管理风险高发人群,更应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的重点对象。

2.3组织结构不科学,培训与文化建设缺位

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权责分配的关系,权责分配关系则决定了其工作的具体流程关系。当下大多数企业存在内部各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以及分工结构未能顺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做出及时调整,造成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并不明确,关于权力与责任的安排不合理,权力与义务无法平等,这种问题都导致企业无法进行顺畅沟通,指令的执行流程受阻,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无法起到有效作用,导致公司的生产效益不高。一旦企业遇到经济危机或者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影响,这种各部门工作协调不同步的情况,便会给企业正常管理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情况给我也风险防控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2]

2.4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传递效率不高

国有企业的内控合规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将流程介质从纸质转变为电子形式,而是需要将内控合规信息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中。信息披露和传递不及时也是国有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部门间的工作开展受到了消极影响。如财务工作审核、传递及结果等有关信息没有第一时间反映给业务部门,导致业务部门相关业务工作开展受限,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成本控制缺乏依据;各部门之间信息披露以及传递的渠道不通畅,实现不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统一,这就导致各部门的信息获取并不对称,这种情况就造成在企业风险防控上信息时效性差,因此并不能达到风险防控的目的

[3]

3、优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文化建设,注重培养树立风险防控意识

国有企业需要将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可以主动配合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在强化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同时,解决企业员工在岗位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问题,以此提高企业干部职工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让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以及责任归属。“以人为本”是国有企业必须长期遵循的管理思想,帮助企业不断增强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员工的向心力,我们要着手从基层岗位开始,让全体干部职工都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控意识,彻底改变过去“走形式”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模式,这些都是加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因素。

3.2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内部控制评价作用。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在明确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的同时,健全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责权归属,一旦出现相应的风险问题后,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基层职工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意识。国有企业在开展部门、员工绩效考核评比活动时,需要将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一部分, 尤其要对相关工作展开质量抽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标准和方式方法,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绩效考核达标的部门、人员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特别是针对那些帮助企业及时规避经营风险的人员,更应该奖励适当物质和精神表彰,从而让国有企业每个部门、每个职工都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中来。

(2)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大对于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内控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具体内控风险管理过程中,各管理部门需要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能,委派专业人员负责内控风险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资金流向监管工作等。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全面掌握了资金预算情况以后结合企业实际对各类资金进行细分,从而确保资金合理分配,减少不必要资金损耗[4]

3.3引入多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以往的绩效考核基本都是侧重于经济指标方面,其他重要方面的表现往往会被忽视掉。但是引入多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后,便可以对员工以及各部门的表现作出更加全面地评估,更好的促进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紧密衔接。

(1)经济绩效

经济绩效是绩效考核体系中最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维度。它包括企业的财务指标、盈利能力、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表现。这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企业可以考核销售额、利润率、资产回报率等经济指标,以评估部门和员工在经济绩效方面的贡献。

(2)创新能力

引入创新能力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维度,可以鼓励员工和部门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流程改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例如,可以考核部门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成果和贡献,以及员工在创新思维和实践中的表现。

(3)社会责任履行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因此必须要将社会责任履行设定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责任履行主要包括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公益慈善等方面的表现。例如,可以考核企业的环保措施、员工培训和福利待遇、社会公益捐赠等,以评估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贡献。

(4)团队协作

为了鼓励和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引入团队协作作为绩效考核体系中的一个维度是必要的。例如,可以考核团队内部的协作效率、协作成果,以及团队对整体业务目标的贡献。

(5)个人绩效

虽然我们倡导引入多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但个人绩效仍是整体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个人绩效考核可以根据员工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评估员工在个人能力、工作成果等方面的表现[5]

3.4强化智能化管理

国有企业在开展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时,不可能离开内部控制管理的支撑,可以说,内部控制管理是国有企业高效、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保障。因此,国有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性创新研究,也陆续提出了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防控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理念,尤其以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信息化、智慧化系统建设为主,充分认清企业治理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发展趋势,推动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自动化系统建设,确保可以为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和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建议。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会在企业内控管理领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首先,预测性分析将更加普及,广泛应用于招聘、绩效评估和员工发展规划,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基础。其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其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深度整合,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6]。最后,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全面的对员工需求进行了解,为员工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体验,不断对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行提升。这些潜在影响将推动企业内控管理朝着更智能、更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及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国有企业在实际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发展挑战。要想真正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一条持续、稳定、长远的发展路径,国有企业就应该及时做好内控风险管理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内控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长期性、系统化的工作,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针对性做好内控风险防范工作,提升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男,吴华阳,杨柏豪,刘增启,孙沿东,张亚平.内控、风险与合规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协同研究 [J]. 航空财会,2022,4(01):16-20.

[2]方娟.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财务风险规避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3 (19):106–108.

[3]王秀男,吴华阳,杨柏豪,刘增启,孙沿东,张亚平.内控、风险与合规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协同研究[J].航空财会,2022,4(01):16-20.

[4]曹贺.关于央企内控监督评价的思考———对风险、内控和合规“三合一”评价体系构建的分析[J].财政监督,2021,(01):96-104.

[5]羊坤.浅析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实现路径[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27(05):45-49.

[6]罗予涵.基于管理效能提升的企业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整合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