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刘婧

  四川省南江中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阅读是学习语文必要环节,阅读不仅可以深化、活化、强化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与格言警句,而且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深化学生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识别能力,判断是非曲直能力;说它是难点是因为阅读需要一定语言文字功夫,需要学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把自己置身于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需要学生有独立思想观点。我执教高中语文以来,潜心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以新课标为导向,教材为蓝本,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具体做法,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同完善阅读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

阅读是学习任何语言必要环节,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深化对语法修辞的认识,深切感悟表达修辞的美妙与神奇的表达效果,可以规范优化文章的章法结构,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对时代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深化学生理解能力,升华学生收集整理优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阅读可以积累丰富写作素材,熟悉各种体裁文章的行文风格,所以说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

在语文为王阅读又为语文之王的时代已经来临,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说过,语文今后高考阅读量越来越大。考查学生阅读能力是否达标,现在语文试卷全卷覆盖着阅读文字,字词句语修逻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把它们融入具体阅读文章进行测试,阅读题不仅增多,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作文题目近几年不是单纯的命题作文,常常从中国国学经典中摘录章节进行作文,例如有一年四川卷作文是从《红楼梦》选取摘录几句诗要求学生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作文,如果我们阅读量小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章,学生就无法写这篇文章,再看看这几年高考满分作文,几乎全篇古文,一个高中学生全篇用古文写作可见阅读量是多么大,对古汉理解与运用是多么熟练,博古通今,思维新颖,主题鲜明,充满了时代新气息,文采斐然,作文素材在积累阅读中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这无不是长期刻苦阅读受益。

   阅读可以让学生全方位认识宇宙,可以全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宇宙的演绎进程,感悟湛蓝高远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蓝天白云的高原,海底宝藏世界,阅读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阅读有利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中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1、课内阅读有机结合

   语文教材上面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之作,我们引导学生一定要精读,介绍作者生平和文章写作背景,作者为什么要求本篇文章,反映了怎样社会主题,如何通过文章谋篇布局来表达主题的,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要求学生熟读,入脑入心,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比如高中课文《纪念刘和珍君》一文: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文章中有“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让学生体会鲁迅悲愤的感情,要求学生改写这两句诗,在阅读对比体会鲁迅用词的准确,效果很好,为了延伸课堂扩大巩固课堂阅读效果,我引导学生《朝花夕拾》《药》,课堂内外阅读相得益彰。

2.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原则

   认真阅读全文,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较为深入的理解文章,适合有时间的情况下,会花费较多时间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忽略细节。适用于时间匆忙的情况下,需要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只浏览文章的标题、正文开头、结尾以及每段的开头和结尾,领会大意。适用于已经对该领域或者该方向有一定了解,对于具体细节并非很关心的情况下。

浏览大段的文字内容,当长期阅读引起疲劳时采用,以轻松的心态阅读,领会整体思路。

三、优化方法  突出阅读效果

   1、比较阅读  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什么是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就是将众多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 感悟他们的细微区别,将不同文章的不同的风格、不同表达手法、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优化组合,优化自己语言风格,比如把豪放派诗人李白和毛泽东的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两个都是豪情万丈。气势磅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瀑布壮观景色悬挂在天地之间。而毛泽东的“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气吞山河的伟大气魄,再细看尽管都是豪放派,还是有着区别的,表现手法稍有不同,李白夸张的手法,毛泽东除了用夸张手法外,还用了拟物的手法,增强了诗词的动感。同是婉约派的李清照和柳永风格也有着细微区别,细微之处见功夫,学生认真体会能激发创作激情,使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断走向成熟。

2、猜想阅读  优化思维能力  

  猜想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看到文章的题目后,不要马上看课文,而是设想这个题目下的文章应是什么体裁?主要写什么?怎么写?文章怎样立意才新颖?事先在大脑里面设想一下,然后在看文章,看看作者与自己哪些想法相同,哪些不同,分析一下自己与作者的思维与语言的表达上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弥补,然后看看老师的解析,这就是实质思维相撞,学生会留下深刻印象,这样阅读可以使学生迅速抓住文章核心问题,不在核外兜圈子,提高阅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