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思维开启话题作文的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用辩证思维开启话题作文的思路

                      邓燕

四川省南江中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也是难点,话题作文成为高中常考的作文,话题作文需要学生对作文主题又一个深刻的认识,独立思考,形成新的观点,不落俗套,对时事新闻剖析本质,提出解决社会问题方案,可以需要学生旁征博引,作文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出时代声音,学生不仅需要博览群书,而且还要进入深度思考,文笔流畅;说它是难点是因为话题作文学生辩证思考问题,论述独到新颖的观点,让人们阅读之后,如沐浴春风。我执教高中语文教学以来,潜心于高中语文话题作文的课题研究,以新课标为导向,教材为了蓝本,树立辩证思维模式,不断改进作文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话题作文教学中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旨在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一、辩证思维与话题作文之间关系

   什么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分析、综合、对比,不断地辨别事物的矛盾、联系和发展规律,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发展。辩证思维强调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具有批判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它追求寻找事物和问题的本质矛盾及其内在联系,掌握事物和问题的发展规律,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科学思维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话题作文是指在一定的话题范围内进行写作的作文。话题可以是具体的事件、人物、问题,也可以是某个主题、领域。话题作文通常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话题,围绕主题展开思考,提供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话题作文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常见的话题作文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科技发展等。

  话题作文是指通过论述某个话题来展开思考和表达观点的一种写作形式。辨证思维是指在思考和分析问题时,能够运用辨证的方法去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相互关系,并从中找出矛盾、冲突、问题的根源,进而达到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判断的思维方式。话题作文与辨证思维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话题作文要求对一个话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辨证思维提供了一种能够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分析一个话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矛盾、冲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的根源,从而达到对话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其次,话题作文要求表达观点和立场,而辨证思维能够提供对观点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方法。辨证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避免陷入一方面的片面观点,从而使我们在表达观点时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和判断。再次,话题作文要求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而辨证思维能够提供一种系统的思考方式。辨证思维强调从整体去考虑问题,能够使我们在写作中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使论述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话题作文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社会、人文、科学等领域的问题,而辨证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综上所述,话题作文与辨证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辨证思维为话题作文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使我们在写作时能够对话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观点和立场。

  二、如何运用辩证思维创新话题作文

   1、辩证思考不同观点利弊  创新新观点 

   确定创新话题选择一个与时代相关、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例如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环境保护等。

分析和梳理不同观点针对选定的话题,找出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专家观点、进行调查等方式,发现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辨证思考:对于各种不同观点,运用辨证思维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分析其利弊、发展前景等,提出创新观点:在综合考虑各种观点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创新观点。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对时事的了解、个人见解等,提出新颖的、有独特见解的观点。

2、创新表达方式

  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首先,可以引入话题,交代背景。然后,逐步分析各种观点,并进行权衡和对比。最后,给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并给予充分的论证和解释,创新表达方式,可以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运用比喻、类比、对比、综合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可以结合文学、历史、科技等领域的案例,加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创新性。

   三、掌握常用辩证思维   提升话题作文质量

  1、进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出新意”。

逆向思维是创新活动中有效思维方式,常常能产酿新观点,新思维。比如人们把蜡烛比喻成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奉献的教师,有创新的学生反其起道而行之。说蜡烛爱流泪、爱变形比喻成软弱不坚的懦夫。再如中国有“三纲五常”有个同学这样说“三纲是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他解释道“ 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的干部问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臣为君纲”吗?当父亲的年轻要养儿子,大了要给儿子带儿子,终生服务于儿子,难道不是“ 子为父纲”吗?丈夫外面挣钱,回家把钱交给妻子,妻子指向哪里丈夫就打向哪里,难道不是“妻为夫纲”吗?”。真是反弹琵琶出新意,对三纲五常做出与时俱进的解释,说透了古今之变。

  2、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多角度挖掘出新意。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单向思维显得呆板,只认知到事物的局部,思维单一静止,看问题以偏概全,十分片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充满活力,能从全貌思考问题,是动态辩证多维度的思维模式,容易产生创意。同样是赏菊,一般可以从菊花的姿态和色彩来写。换个角度,把秋风的萧杀,寒霜降临与秋菊怒放傲然挺立起来,则自然推出“秋菊傲秋”的心意,再换一个角度,以秋菊喻人,则不是可以寄托情怀,歌颂真正的强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