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创新品格与提升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创新品格与提升路径

高畅

西北大学  西安  710100

【摘要】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在“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中,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创新品格、制度规范创新品格和实践引领创新品格。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历史周期率 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

历史周期率是对国家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这一周期性现象的反思与总结。抗战胜利前夕,在延安的窑洞里党中央领导人给出了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就是民主。新的历史方位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对这一历史性难题的破解,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

一、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变”与“不变”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两次回答的答案与时俱进,究其实质实则一脉相承,也是党长盛不衰、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奥秘所在。

(一)世情之“变”与使命担当之“不变”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推进,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发展,“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不断重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共产主义确立为自身的远大理想,并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当前的自我革命是对人民监督的积极回应,人民监督更是为了促进自我革命,这两者都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不懈努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实现其他政党难以企及的自我监督,是因为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外,不谋求任何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正因如此,党能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告诫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绝非轻而易举,唯有坚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才能书写出与时代、人民、历史相称的壮丽篇章。

(二)国情之“变”与指导思想之“不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屹立百年、创造历史伟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自诞生之日起,党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用其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融合了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在百年奋斗和理论创新中,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进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党中央领导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其中,“自我革命”是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党更加注重党的内生动力,标志着党对新时代长期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党情之“变”与政治立场之“不变”

追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陷入“历史周期率”魔咒的原因之一,是统治集团迷失前进方向、丧失奋斗目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我们党就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视为自我革命的重要任务,并不断调整和健全党中央领导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推进政治建设上的自我革命,从政治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实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渐进于突破相促进”[[1]],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推动我国国际感召力、塑造力、影响力显著提高。

坚持党性的核心在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4]。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品格,党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创新品格

(一)思想理论创新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在过去的百年中,我们党通过外在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以及内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等方式,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从而确保了党的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长期执政,关键在于党自身。作为一个组织严密、具有坚强领导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要始终赢得人民的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的最大优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曾与美国并重,苏联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引领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然而不足百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究其原因多方面,但根源在于长期执政过程中组织逐渐弱化党的领导、忽视党的建设、丧失自我革命的政治优势,导致失去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纵观各个国家执政党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自我监督便是世界性难题,被称为国家治理“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共产党建立形成的以自我革命精神为特质的管党治党模式,以坚实的治理绩效为支撑,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深刻回答了一个政党该怎样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问题,深刻回答了一个政党该怎样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问题,深刻回答了一个政党该怎样清除自身隐患的问题,深刻回答了一个政党该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等等,为世界其他政党提供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智慧和经验,也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与中国方案。

(二)制度规范创新

人民监督政府是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初步理论探索,强调外部他律;坚持自我革命是党在新的历史方位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理论探索的进一步发展,着眼于党的内生动力。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总结百年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正是因为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才使得党的事业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古田会议纠正了党内和红军内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延安整风运动纠正党内“左”右倾错误,而遵义会议更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继续践行“两个务必”,开展“三反”、“五反”斗争,并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这些举措奠定了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共产党人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两大奇迹,并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承担了应尽的责任。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屹立于世界政党之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列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这显示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断自我革命中不断得到淬炼。

(三)实践引领创新

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引领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通过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从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实践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掌握历史主动的关键。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中国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奥秘所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两个务必”的基础上,根据党面临的新的形势与任务,进一步要求全党同志做到“三个务必”。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时刻准备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的高度警醒。我们的事业越是伟大、任务越是艰巨,越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越要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最新提炼的表述突出彰显了自我革命所具有的价值引领意义。党的自我革命从来都是社会革命的先导,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人永远是革命者,坚持自我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提升路径

在两个百年交汇点上,中国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新征程,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党的纯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何在守正与创新的融合纵深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成为考验我们党能否建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自我净化提升政治引领力

自我净化意味着过滤杂质、清除毒素。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严治吏,因为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2]]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宁可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明确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从而彻底扭转了党内宽松软化的状态。然而,应当坦诚地承认,党的建设仍面临着多重挑战。因此,坚持自我革命必须使全面从严治党向更深层次发展,将政治建设置于优先地位,并坚持自我革命的根本方向。由此,我们可以提升党的政治引领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自我完善提升群众组织力

自我完善意味着不断进取、丰富功能。当下,国内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上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情况逐渐揭示了传统的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方式在党的领导下存在的薄弱环节。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于抓住领导干部,党内问责必须压实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政治责任,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模范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就会成为鲜明的旗帜、无声的命令。由此,可以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推动社会革命的实践成效。

()自我革新提升思想引领力

自我革新意味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回顾历史,从建立共产党到成立新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革命史、斗争史。培育革命精神和伟大斗争品质已经深深镌刻在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因此,必须构建和完善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体系与相关学习机制,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增强自我提高能力,就必须在学习上下功夫,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由此,可以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本色。

()自我提高提升社会号召力

自我提高意味着增长本领、永不停滞。制度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原则贯穿党建始终,新时代党内问责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坚持“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扛起管党治党重任,不断厘清责任,追究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3]]由此,可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在新革命场域中的社会号召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四、结语

自我革命的深化赓续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回望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紧紧依靠自我革命;展望未来事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依然需要自我革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持之以恒进行自我革命,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使党永葆生机活力,锻造出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坚强领导核心。


[[1]] 李伟.将改革进行到底[M].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 钟宪章,温金童. 全面从严治党—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的新成果[J]. 理论导刊,2015,(08):36-40.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