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桂阳县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汪宏民

        中共桂阳县委党校,湖南 桂阳,424400

摘要:桂阳素有“八宝之地”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境内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储量大,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至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但发展面临产业层次提升难、要素保障力度小、科创能力整体弱的困境,需从政策扶持、规划引领、招商引资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着力。

关健词:新材料产业;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材料创新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既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社会现代化的先导。近年来,该县新材料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优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需持续培育壮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1.1产业层次提升难。一是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缺失。新材料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该县新材料产业尚未出台发展规划,也没有有色金属、石墨、碳酸钙等新材料产业的专项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缺乏指导性意见。二是新材料产业集聚度较低。县内新材料企业分布在不同区域,没有形成集群式发展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三是新材料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业准入条件限制桂阳有色科技产业园的发展空间。该县工业园虽然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鼓励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但二次物料循环利用项目落户却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该县新材料产业涉足中下游加工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附加值低。四是石墨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该县是郴州的石墨主产区,国家地质详查探明鲁荷太矿区石墨资源储量为2411万吨,其中桂阳的石墨保有储量1799万吨,占鲁荷太矿区资源的75.8%,且所产微晶石墨品位高、杂质少,平均含固定碳80%左右,最高达92%,石墨化程度达90%。当前,石墨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很多企业产业链不完善,初加工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低。

1.2要素保障力度小。一是新材料产业规模偏小。该县 新材料产业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新材料产业存在总量小、支柱企业少、品牌效应低等问题,与长株潭等先进地区比,该县新材料产业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新材料产业的大项目、大企业少。二是产业结构不优,新材料产业之间关联性低,区域内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弱。三是各要素保障能力还不强。一方面融资渠道不通畅。金融机构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园区配套功能不完善。该县现有的有色产业园,既没有停车场所,更没有饭店宾馆,送货司机大多吃住在车上,或在企业办公地休息,给企业带来负担,且增加安全隐患。

1.3科创能力整体弱。一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没有有效开展技术研发,核心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外部引进,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究开发活动仅仅在少数高新技术企业中有所开展。二是技术研发人才严重短缺。受教育资源、发展资源、生活环境、创业环境等因素制约,新材料产业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来桂阳就业、创业意愿不强。另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对民营企业引进人才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留住较难。三是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不大。近年来,该县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但推进工作较慢。

2.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的路径选择

2.1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建议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领导小组,将新材料产业发展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来打造,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形成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出台《关于促进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全方位保障新材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2突出规划引领,明确发展重点。要尽快出台《桂阳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有色金属、墨、碳酸钙、化工、新型建材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并实施"一链一策"精准扶持,完善新材料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产业发展路径图,强化新材料产链精准招商和本地产业配套企业培育,要进一步明确新材料发展重点。依托该县资源禀赋,紧扣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该县产业提升需要,高质量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墨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碳酸钙新材料、新型建材等,全力引导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绿色环保新材料产品。

2.3创新招大引强,加快项目建设。要强化招商引资,瞄准新材料产业领域大型企业集团、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招商备选项目库。坚持专业化招商,突出专项招商、定向招商、环境招商、产业链招商四个重点,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墨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着重引进精细化、专用化、功能化、系列化新材料产品项目。针对招商区域和项目类别,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强化招商部门力量,设定招商专项资金,借助行业协会、互助平台、联合机构等外部资源与中介资源,提高招商运作效率。建立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对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重大项目顺利落地、顺利推进、顺利投产达效。

2.4夯实要素保障,提升创新能力。一是完善配套基础建设。加快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布局,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水电、物流、交通、餐饮食宿等配套基础设施保障。二是加强人才引、用、育、留。全面落实省市县级人才政策,秉承让人才拿到相应补贴为出发点,制订清晰的人才政策解读,主动帮助人才申办相应福利。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流政务服务软环境,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行清单管理,确保项目"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快发展"。四是搞好融资对接。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产业基金、担保、贴息等支持方式,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带动金融资金更多地投入新材料产业领域,促进新材料企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