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的策略研究

冯玉凤

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幼儿园225600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融入民间游戏,能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培养幼儿的品格,为幼儿搭建成长的阶梯,使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文章以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民间游戏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分析了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意义和原则,讨论了将民间游戏融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教学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民间游戏;策略

引言

游戏活动将自由、趣味、实践和创造融为一体,是儿童乐学和善教的有力工具和优秀平台。教师以民间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学习,符合幼儿心智发展规律,有助于锻炼幼儿的体能、培养社交技巧,同时促进幼儿的认知、体验加深与智慧启迪,而且能够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进一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民间游戏指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通俗性趣味游戏活动形式,将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有助于幼儿了解民间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1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意义

1.1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品格

民间游戏是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可以从民间游戏中了解文化常识,获得丰富的生活感悟,汲取诸多成长经验。教师也可以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

1.2搭建成长阶梯,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教育的内容,教师能够结合民间游戏组织形式更多元、内容更有趣的教学活动。而且在玩民间游戏时,幼儿需要进行大量沟通、交流,他们的情感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多方面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也会发展起来。

1.3丰富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教师可以组织竞赛类游戏、季节主题游戏、歌舞类游戏、杂耍类游戏、智能游戏、动物类游戏等多种类型的游戏,还可以在组织游戏时鼓励幼儿收集游戏材料、尝试新奇的游戏玩法。在玩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收获丰富的游戏体验,产生真切的感受,实现健康成长。

2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的策略研究

2.1设计社会领域游戏,培养协作意识

幼儿的社会领域能力包含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大方面。在玩民间游戏时,幼儿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渐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懂得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技巧;与此同时,幼儿也会逐步形成对集体的归属感,以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尊重集体、保护集体为荣。在组织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将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作为社会领域游戏的重要目标,选取群体游戏、合作类游戏,为幼儿创造交流机会,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促进幼儿协作意识发展。常见的群体民间游戏包括拔河、编花篮、抬轿子、老鹰捉小鸡等,在玩这些游戏时,幼儿需要相互帮助,合力完成游戏,他们会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形成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展协作意识。

在组织“集体需要我”主题活动时,为了让幼儿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协作意识,幼儿教师可以组织编花篮游戏。在玩这个游戏时,幼儿需要围成一个圈,并依次抬起右脚,将脚背放到前一名幼儿的腿弯处,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在“编花篮”时,幼儿要一边唱儿歌一边有规律地单腿跳,儿歌的内容是:“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睡,盖花被……”在这个游戏中,幼儿需要保持步调一致,按照正确的节奏单腿跳,游戏才能持续进行。这样的游戏能直观、清晰地展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幼儿能从玩游戏中获得启发,感受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形成协作意识。

2.2优化民间游戏的开展环境

在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优化民间游戏的开展环境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有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幼儿才能有序地参与民间游戏,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保证幼儿能在宽敞、舒适的场地中自由地参与游戏,以避免受伤。同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适度调整游戏环境和资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能力水平。

例如,“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流行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活动过程:先由两名幼儿将皮筋的一端放在脚脖处,其余的幼儿按规定动作跳皮筋,如果中间跳错了或者脚没勾住皮筋时,就要换另一人跳,如果从头至尾没跳错,那就赢了。皮筋的高度可逐渐增高,以增加难度,为了让游戏更有趣,幼儿可以边唱儿歌边有节奏地跳。游戏促进了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的发展。游戏开展起来极为方便,锻炼效果好,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体育活动。

2.3将民间游戏渗透在不同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民间游戏种类相对繁多,为了帮助民间游戏更好地在幼儿园不同领域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教师就可以围绕实际情况,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相结合。将民间游戏渗透于不同领域的教育教学中,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更好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有趣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促进他们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例如,将民间游戏渗透在健康教育领域中,通过民间游戏可以教授幼儿关于健康生活的方式和身体保健的知识。在“踢毽子”民间游戏中,可以引入关于身体锻炼和身体平衡的相关知识,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又如,将民间游戏渗透在语言教育领域中,通过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在“跳绳”民间游戏中,可以加入一些童谣或儿歌,让幼儿一边跳绳一边学唱童谣或儿歌,学习其中的歌词和节奏,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应当基于安全性、适宜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尝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在设计民间游戏时,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活动结合,为幼儿准备游戏所需的活动空间、材料,以充分发挥民间游戏的育人价值,为幼儿搭建成长的阶梯。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刘晶,郭军.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发利用分析和实施策略:以丢手绢为例[J].科技风,2022(30):131-133.

[2]王美玲.民间传统游戏对幼儿健康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8):83-85.

[3]刘风杰.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