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目标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3

论目标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

何卓海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湖南 衡阳 421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迫切需要优化成本管理模式,以推动企业运营升级。基于此,该文章从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优势出发,论述了目标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流程,并针对典型问题提出了优化升级的策略建议,旨在推动钢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效发展。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管理;多部门联动机制;

一、目标成本管理概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现行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等成本管理实务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目标成本管理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特征优势

1. 目标成本管理具有先导性

目标成本的确定要早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预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模拟化开展,确保管理层能够提前掌握项目所消耗的成本总量,辅助管理层作出更加适宜的决策和项目布局,优化资源调配和使用组合,为发展安全提供一层保障。

2. 目标成本管理具有先进性

作为一种新型企业成本管理方案,目标成本管理有着节省资金、节约资源的突出优势,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前,预测项目的整体预算,并在目标成本的引领下,优化生产经营过程、捋顺环节设置,节省非必要的成本支出。依托目标成本管理,钢铁企业能够对现行各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实时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纠正实务偏差,为成本组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助力。

3. 目标成本管理具有监督性

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应用,将目标成本作为基准线,给钢铁企业日常运行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提供了基本要求,并时刻发挥着监督作用,补漏洞、纠偏差:一方面,给各职能部门、工作环节开展实务工作中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指引,确保将成本消耗控制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内。另一方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是随机、不可预见的,成本消耗出现或高或低的现象均属正常,而在目标成本管理的监督下,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按目标成本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成本规模的相对稳定。

4. 目标成本管理具有评价性

依托目标成本管理模式,钢铁企业在成本分析管理中,能够对成本条目、总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深入分析成本变化原因,并结合大数据技术,评价成本消耗的客观性、合理性,从而为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目标成本管理的评价性还体现在对于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推动各方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

二、目标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一)科学设置目标成本

现阶段,科学的目标成本设置主要包括目标成本和预期利润两个层面:一方面,设置目标成本。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设置,是钢铁企业在成本分析管理中高水平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基础和前提。钢铁企业应综合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在产品平均市场价格的指引下,明确产品定位和预期利润空间,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的成本费用额度,科学设置目标成本。另一方面,明确预期利润。合理的预期利润,是企业优化设置目标成本的重要参考,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最近3~5年的年均利润情况为基础,客观研判经济市场发展、原材料价格和产品定价区间,预测成本消耗规模和销售前景,从而加速目标成本的设置进程,确定预期利润;第二,以自身运营发展实际为基础,结合内外部形势发展变化要求,弄清“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能否做好”几个关键问题,深挖内部潜力,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的预期利润清单;第三,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对销量有重要影响,企业应结合预期产品销售价格估计产品的销售量,进而确定预期目标利润。

(二)分解目标成本路径

在明确目标成本后,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目标成本路径的分解,分解目标成本的方式主要有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零部件费用几个方面。钢铁企业可以立足于生命周期角度,分解目标成本,将整体成本划分为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销售、反馈评估等多个环节,以每个环节的精细化提升为抓手,敦促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尽职履责,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加速目标成本管理在成本分析管理中的高水平应用,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三)严把成本管理进程

在统一的目标成本下,企业应完成任务指标的细化分配,明确成本分析管理链条上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主体责任,严格把握成本管理的具体进程。一方面,详细界定目标成本内容。企业应在目标成本下编制多级化的成本管理方案,将精细化、体系化观念串联始终,确保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融入基层生产单位、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让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到成本管理进程中来,在提升各方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以客观、真实的数据为依托,提升目标成本管理在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效率,为成本管理效能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明确成本额度分配。在分配目标成本额度和执行责任时,需要与上一级细化要求相关联,以数字化形式编制成本费用清单,辅以大数据技术加持下的成本数据可视化,力求直观反映目标成本执行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风险,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完善。

(四)落实成本管理评价

钢铁企业在完成目标成本管理计划后,应及时开展回溯总结,就各职能部门、工作岗位的实务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及时发现执行与预期之间的偏差,探究偏差根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优化调整,并推动成本管理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应着力开展成本分析管理计划编制与集体执行的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目标成本管理范围内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开展分析评价,适时适度、奖优惩劣,从而敦促各方以更加积极、专业的态度开展工作,并进一步分析成本构成,降低或剔除无效成本,营造良好的成本控制内部氛围,推动提升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为企业在成本分析管理中高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保驾护航。

三、目标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经调查研究,当前中小型钢铁企业的成本分析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水平的储备有限、成本分析与管理意识不足、缺乏多部门间的联动机制、成本分析与管理成效不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现就这四个主要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如下:

(一)建强工作团队,夯实专业能力

强有力的工作团队,是提升目标成本管理贯彻与执行能力的先决要素,企业应将其视作战略发展的重大事项:第一,夯实理论基础,应结合发展现状,立足发展权益,优化工作团队建设与专业能力储备计划,以多渠道的招聘录用为基础,将目标成本管理知识作为重点内容,对照部门、岗位职责,敦促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持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同时,丰富和完善晋升渠道、福利待遇、疗养旅游等激励制度,充分提升工作人员对于成本分析管理的投入度与意愿,树立主人翁意识与大局意识。第二,锻造专业团队。充分强调核心团队与工作骨干的引领作用,带头开展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学习与实务应用,适时开展经验交流、实务传授等活动,巩固和提升整体业务水平,以成本分析管理的整体效能优化为开端,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助力核心竞争力的巩固提升。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内部轮岗,发扬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工作人员持续丰富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第三,细化成本管理考核。在成本分析管理手册的指引下,科学设置评价指标,细化成本管理考核指标,构建起常态化的考核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考核新模式,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的切入点,适度下放权限,鼓励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群力群策的内部氛围,提升目标成本管理在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成效。

(二)常态教育培训,提升成本分析管理意识

无论何时,思想意识都是指引实践活动的根本动能,目标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管理中的应用亦是如此,只有常态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思想意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成本分析管理实务的转型升级。第一,学理论知识。“意在先行”,良好的理论知识积累是加速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的基础和前提。钢铁企业深谙此理,结合新入职员工培训、常态性工作能力提升和差异化的岗位能力培养等多种形式,强调目标成本管理理论知识学习与积累的重要意义,定时组织开展理论知识普考,并将考试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第二,学实操技术。有了知识积累,还要学会运用。企业应认识到骨干模范的重要意义,评选和培树起一批成本管理的“能工巧匠”,积极开展模范讲座、经验交流、师带徒等活动,营造出敢于实操、勤于实操、善于实操的良好内部氛围,杜绝“纸上谈兵”。第三,学典型案例。对典型案例的学习,能够为目标成本管理应用提供基本指引。一方面,应从组织管理结构、战略发展思想、业务推进落实、管理结果评价等维度入手,学思想、强实践,真正实现取长补短,推动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在成本分析管理中应用的效率效果提升。另一方面,应树立审慎观念,就其他企业在应用目标成本管理中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遗漏的细节进行专题研讨,并与实务工作结合开展对照检查,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措施补漏洞、谋提升。

(三)立足整体发展,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

在强调科学、体系化发展的当下,成本分析管理中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时,应立足于整体发展,着力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夯实成本分析与管理之基。第一,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应强化成本分析管理的信息化转型升级,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赋能,加速成本分析管理在技术、模式、制度等多角度实现突破,将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深化应用作为综合竞争实力的新型提升点,为钢铁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第二,搭建成本管理体系。应在成本分析管理中融入目标成本管理的标准要求,对照实际需要,搭建目标成本管理下的成本分析管理体系,完善成本分析管理手册,推动各职能部门、环节的高效协同。第三,优化成本管理结构。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是目标成本管理在成本分析管理中优化应用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应结合主营业务实际,对自有资源通盘掌握,实现宏观调配、优化组合,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紧急、最重要的项目中,从源头节制资源消耗。

(四)突出精准聚焦,优化成本分析管理成效

为加速目标成本管理在成本分析管理中的高水平应用,企业应以自身发展实际为基础,综合审视成本管理链条,突出精准化倾向,持续优化成本分析与管理成效。钢铁企业有着较大的投融资规模,因此,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深化应用极为关键。企业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发出强调,明确理念创新、产品设计的关键性意义,在编制年度预算计划的过程中设立专项支持经费,予以重点扶持。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动态融入目标成本管理理念,利用ERP、SAP、ORECLE等科学系统强化内部控制,全面掌握资金、资源,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与单位产出效率,减少非必要资源消耗,提升产品附加值,而增强盈利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目标成本管理的深化应用,有利于钢铁企业从源头优化生产经营流程,通过专业能力提升、常态教育培训、联动机制构建和分析管理成效提升等措施推动成本组成结构的转型升级,削减非必要的成本消耗,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瑜.全员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评《企业全员目标成本管理与实践》[J].商业经济研究,2023(16):193;

[2]姜灿.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实践与创新初探——以湖南万安达集团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5):121-123;

[3]来叶华.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以X公司为例[J].中国产经,2023(12):91-93;

[4]董晓俊.新时代下物业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与实施——以招商局积余产业运营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商业2.0,2023(13):28-30;

[5]李锦霞.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运用研究——以L企业为例[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03):128-130;

[6]郑君英,黄珊. 一种基于目标客户分析和目标成本法的整车开发成本管理方法[C]//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6).机械工业出版社(CHINA MACHINE PRESS),2021:4

[7]刘丹奇,张宗旭. 浅谈房地产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研究[C]//北京力学会.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3

[8]赵熙.装配式建筑企业如何做好项目成本管理[J].中国商界,2024(02):106-108

[9]覃王上威.以目标成本为导向的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研究——以LG集团为例[J].中国市场,2024(01):90-93

[10]谢志军. 基于目标管理的项目成本控制和实施[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南洋科学院.经济管理研究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四),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