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务安全管理中人为误操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地铁站务安全管理中人为误操作分析

董丽 傅俊霖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为全面提升地铁站务安全管理效果,文章主要以地铁站务安全管理中人为误操作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地铁站务安全管理出现人为误操作成因进行分析,其次从注重设备质量检修,规避人为误操作;加强重点业务学习,强化站务综合能力;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严禁出现违章行为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地铁站务;安全管理;人为误操作

引言:

现如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越来越好,地铁也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随着地铁乘客人数的增加,地铁站务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为地铁站务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为了从根本上规避安全问题,地铁站务从多方面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但在人为误操作方面,仍然存在部分不足,对地铁安全管理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地铁站务有必要开展严格、全面的安全管理,提升地铁站务工作针对性,将人为误操作放在重要位置,定期组织站务人员开展重大人为误操作事故,以此为标准加强对安全因素控制,提升站务人员专业能力,加强对地铁设备维修管理,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一、地铁站务安全管理出现人为误操作成因分析

   地铁站务安全管理是首要工作,摈弃给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一旦存在安全管理遗漏,就会引发人为误操作,文章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设备异常故障。地铁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就容易产生人为误操作,因为设备无法运行就需要人员进行手动操作,会由一部分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不熟练,进而导致人为误操作[1]。于此同时,地铁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操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实施处理,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还有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一旦心理素质较弱,就会引发人为误操作。另一方面,重要专业掌握。操作人员自身对重要业务的掌握,会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效果,结合大多数地地铁人为误操作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能够了解操作人员若对重要业务不清楚、不熟练,都会成为发生人为误操作的影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操作人员对业务的深入了解,才能在任何危机情况,正确完成业务操作,确保地铁运行安全,在安全管理取得更好效果[2]

二、加强地铁站务安全管理中人为误操作防范对策

(一)注重设备质量检修,规避人为误操作

地铁运营过程中,若地铁中的设备发生故障,会引发人为误操作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地铁站务要意识到安全管理占据的重要地位,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风险,严格控制人为误操作发生概率,促使设备能够处于稳定运状态。针对一些重要设备,需要张贴对应的警示信息,防止他人对设备进行损坏;定期对设备包含的硬件、软件进行更新,尤其在设备购买的时候,优先选择一些性能较好、质量较好的设备,不仅为地铁运营提供全面支持,也能更好的规避设备发生故障。由于一些设备十分特殊,在地铁运行的时候,会出现运行问题,这就需要通过设备质量检修工作,确保设备个零件能够稳定工作,以此降低人为误操作现象[3]。另外,对于一些使用时间比较长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淘汰,确保地铁设备功能更完善;对有一些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实施重点检查工作,定期开展维护工作,对整个检查和维护工作实施详细记录,有利于后续对设备进行维修。

(二)加强重点业务学习,强化站务综合能力

地铁安全管理中,若站务自身掌握的业务能力不完善,就会造成人为误操作,要想加强防范效果,降低人为误操作出现概率,可以定期组织站务人员开展业务学习,一方面丰富站务人员自身的重视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关键业务的操作水平。开展地铁站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重点业务不仅包含客运安全,还包含消防安全和行车安全等多个方面,从以上部分入手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促使每一位地铁站务都能学习到专业知识。例如,开展行车安全知识培训的时候,重点对站务的操作能力进行提升,掌握降级行车、IBP盘信号模拟操作方法,懂得如何正确操作屏蔽门等技能。完成培训后,为加强站务对操作内容的掌握和内化,可以制定详细的评分考核内容,制定考核项目、考核标准,最终采用综合得分这一形式了解其对业务的掌握程度。地铁运营中,行车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地铁无法在规定时间进入站台,严重情况会危害到乘客的人身安全[4]。再如,开展安全消防操作培训的时候,要将培训内容重点放在消防设备正确使用方面,如清楚空气呼吸器的规范使用流程;开展客运安全培训的时候,重点讲述地铁运营乘客高峰时期遇到的问题,不能发生乘客拥挤、踩踏事件等。从多个方面丰富业务培训内容,促使地铁站务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效预防人为误操作。

(三)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严禁出现违章行为

地铁站务这一工作岗位,因为涉及倒班制度,会出现对作业流程进行简化这一现象,最终造成人为误操作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地铁站务安全监督,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种习惯性违章现象。首先,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地铁实际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形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督性,切记不能罗列一些原则规章,这种只能形成表面工作,难以为日常工作起到指导价值。要全面了解车站动态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促使车站操作更加有秩序,从源头进行控制,禁止发生习惯性违章。其次,创建自查改正工作环境。开展违章检查工作,并非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重点,可以创建自查改正方法,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自检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风险排查力度。所以,在自查改正制度中,要详细介绍自查指标,让更多人清楚自查内容,制定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手段,从多方面入手促使自查工作开展更加顺利,也能调动工作人员的自查主动性

[5]。针对一些超额完成的人员,给与对应的精神奖励、物质奖励,若没有完成指标的人员,对其进行一定惩罚,必要时可以采取谈话形式了解其思想动态。另外,也可以建立动态安全检查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全面支持,全面了解地铁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结合实际安全因素变化,制定重点关注风险点,进一步落实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在很多城市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不仅速度快,运行期间没有阻碍,为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地铁站务开展安全管理这一过程,只有起点并没有重点,需要长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地铁安全中出现的人为误操作情况,有必要从安全意识入手,加强站务对安全管理的深入理解,将安全意识落实到整个安全管理实践中,提升对设备、日常管理的力度,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监控,尤其对一些风险关键点进行动态关注,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地铁站务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也进一步规避人为误操作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佳佳. 地铁运营安全重要性及运营事故策略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3,(23):133-135.

[2]张勇. 地铁施工中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安全管理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9):221-222.

[3]张二超. 地铁车辆救援成套设备配置及其操作过程[J]. 科学技术创新,2019,(29):138-139.

[4]柳长城. 地铁车站岗位优化后各方人员应急联动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及分析[J]. 科技风,2019,(20):267-268.

[5] 呼建礼,刘光辉,李江坤,等.智能告警装置在电力安全防误操作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 2023, 40(3):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