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戴绍斌

三峡大学 湖北省宜昌市443000

摘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中,合理运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以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为切入点,阐述了其重要作用,剖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师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拓展训练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亟需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结合了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实现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培养综合素质

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其最为显著的作用价值。传统的田径教学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掌握一些单项运动技能后,往往疏于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而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将各类运动项目有机融合,涉及种类丰富、环境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锻炼身心的平台。在此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平时所学的各项技能,如跑、跳、投等基本功,并结合临场应变、协作互助等能力,才能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心理素质,比如耐力、专注力、决策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

(二)提升专业技能

传统的田径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训练对于技能提高的重要性。而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则将实践训练环节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系统的训练安排,使学生能够在田径的各个运动项目中得到全面地锻炼。拓展训练不仅包括常规的技术训练,更侧重于将基础技术运用到多种复杂场景中,模拟比赛情况进行高强度训练。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专业能力。通过不断挖掘潜力,学生的田径专业水平将日臻完善,为今后参加专业比赛或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模式面临的困难

(一)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田径教学开展拓展训练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在高校体育教学岗位中,专职从事田径教学并具备拓展训练专业能力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大多数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都集中在某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如球类、操类等,对于田径项目尤其是一些小众的田径项目理解并不透彻,更缺乏相应的拓展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即使有部分教师对田径项目有一定了解,但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很难在实际教学中将拓展训练理念有机融入其中,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僵化

目前,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僵化,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一味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教学中对拓展训练环节的设置较为简单,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未能真正体现拓展训练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教学大纲对教师的拓展训练能力要求不高,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意见,导致很多教师对拓展训练认识不足,无法很好地开展这一模式的教学活动。

三、提高拓展训练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着力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应加大田径师资培养力度。可通过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专家实践指导等方式,系统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田径专业素养。高校还应重视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退役优秀运动员,充实拓展训练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师资培养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树立师资学习的榜样,激发学习积极性[2]

(二)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良好的场地设施是开展拓展训练教学的重要硬件保障。根据不同专项训练需要,建设多样化训练场地。包括标准田径场、体能训练场地、仿真训练场地等,满足跳远、跳高、铅球、铁饼等多个项目开展拓展训练的需求。推进场地设施现代化改造,及时更新陈旧设施设备,同步引进先进科技成果,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训练场馆。如安装高清监控系统、运动数据分析系统等,为后期训练监测、数据采集奠定基础。

(三)优化教学内容

现有的田径教学内容,制约了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根据当前形势与需求,及时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合理设置理论课时比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适当增加田径运动基本理论、训练原理等课程学时,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体系,为开展实践训练奠定扎实基础。精心设计实践环节内容。科学安排赛前准备训练、模拟比赛、场地维护等实践内容,注重综合训练的系统性,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战能力[3]

(四)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内生动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拓展训练中去。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除了考核理论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实践训练表现、运动能力进步等纳入评分体系,促使学生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活动。如举办田径运动会、技能大赛等,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参与训练,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僵化等诸多困难。因此,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硬件设施、优化教学大纲、提高学生参与度,以提高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蓉蓉.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策略[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6):21-23.

[2]敬星磊,初龙.拓展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8):162-163+169.

[3]吴俊.探索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及意义[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