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王欣 陈慧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急诊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熟练的技能和敏锐的应变能力。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的教学手段,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模拟真实的急诊场景和情况,学生可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并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此外,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实践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急诊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急诊科护理的不断更新和提升,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作为一种高效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应用于急诊科护理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急诊场景和操作流程,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护理技能。本文将就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急诊科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和规范,通过模拟真实环境和情景来进行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可以通过真实的模拟场景和操作流程,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提高护理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在模拟实训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和操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模拟实训,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践锻炼,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在模拟实训中,教师和导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观察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1.2方法

样本选择,从学生群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确保两组学生在基本特征上的均衡性。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传统的课堂讲授、实习、实操等。实验组接受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包括模拟场景的设计、模拟设备的使用、模拟案例的操作等。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学过程要尽量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实验组的教学采用了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的方法。针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可以考虑以下方面进行评估:技能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提高、知识与实践结合情况等。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确定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对急诊科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比两组的表现差异,评估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

1.3评价标准

技能水平提升,评估学生在模拟实训中所展示的护理技能水平,包括基本操作技巧、急救处理能力、设备使用等。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执行任务的熟练程度、准确性和高效性来进行。团队合作能力,考察学生在模拟实训中与其他成员的协作和沟通能力,评估团队的配合程度、分工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表现。

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提高,评估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对问题的判断、应急处理和决策能力。可以通过评估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反应的果断性、自主性和决策的准确性来衡量。知识与实践结合情况,评价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可以通过考察学生对场景分析、问题解决和安全措施的运用来评估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应用水平。教学反馈和指导,评估教师和导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估反馈的质量,包括是否针对性、具体性、及时性以及对学生的进步和改进提供具体指导。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比如计算平均数、标准差、频数等,了解各组学生在护理技能水平、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整体情况。正态性检验,使用统计方法(如Shapiro-Wilk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等)来检验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假设,若满足正态性,则可以应用参数统计方法,否则需考虑非参数统计方法。

配对样本t检验,如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同一批学生,在教学前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时间点的得分差异,以评估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差分析(ANOVA),如果有多个不同的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时,可以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如一元方差分析或多因素方差分析,以了解不同实验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如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来评估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方法与学生护理技能水平、应急处理能力之间的关联性。效果量分析,除了统计显著性,还应考虑效果量的评估,如计算Cohen's d或Eta-squared等,以衡量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方法对学生表现的实际影响程度[2]

2.结果

2.1护理理论掌握分数和学习积极性评分对比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教学前的护理理论掌握分数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教学结束后的4周再次评估两组学生的护理理论掌握分数,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

2.2急救护理技术掌握评分、应急能力及处理水平评分对比

测量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在教学前对急救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在教学结束后的4周再次评估两组学生在急救护理技术掌握、应急能力和处理水平上的评分,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2.3临床教学满意度评分对比: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临床教学满意度评分,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比较两组学生在教学前和教学结束后的4周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评分,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

3.讨论

通过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模拟的急诊场景下进行操作,更加接近实际的临床环境。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急诊科护理的实际工作。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急诊科护理工作通常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协同配合,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至关重要。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团队合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场景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增加自信心和决策能力,模拟实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急诊护理的工作流程和处理方法,并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况下做出决策。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学生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会得到提升,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从容自信。结合知识与实践,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难以真实地还原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况和挑战。而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3]

3 结语

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设备和场景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学生可以有效应对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此外,模拟实训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对护理工作负责的态度。因此,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潇.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在急诊科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标准化,2024,(04):245-248.

[2]李灿辉,朱佳.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护理实训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7(03):20-23.

[3]叶欣,曾家耀,谢艳红等.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才智,2021,(1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