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研究

王伟

内蒙古高新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领域发展迅速,钢结构施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自重较轻,加强技术要点分析与质量管理是现场施工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文章对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管控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中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要结合工程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充分保证工程建设和施工的总体效果。切实确保钢结构的质量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这可以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钢结构施工的质量及水平对建筑工程和结构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切实做好钢结构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以此建设高品质工程。

1钢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现代钢结构施工技术是指将钢材、钢构件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合、拼接和安装的一系列技术与工艺过程,涉及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防腐和防火等多个环节,需要专业的团队和技术手段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与安全。钢结构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专业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和措施。现代钢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度高,自重轻。现代钢结构主要采用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抗弯、抗压和抗剪切能力,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由于其自重较轻,可以减少基础结构的承载力,便于施工和运输。第二,设计灵活。钢结构设计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满足不同建筑的要求。第三,施工速度快。由于钢结构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施工速度快,能够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效益。第四,跨度大,空间大。钢结构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和韧性,适用于大跨度、高空间的建筑结构,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空间利用和美观的需求。第五,维护方便。钢结构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节约了长期的维修和保养成本。这些特点使得现代钢结构施工技术成为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技术,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工业厂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螺栓预埋

若要充分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质量,首先应以紧固螺栓标准化预埋作为切入点,确保预埋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标高基准点、高度基准轴线等均应符合相关规定的各项要求。在测量过程中,所选位置须高度吻合。初次检测时,应在确定螺栓连接预埋的具体方位后,进行二次检验混凝土浇筑和初次凝固的效果。如果两次检测的结果均比标准高出5mm以上,或超出定位轴线2mm,则应结合工程实际和要求重新埋设螺栓。此外,预埋螺栓时,应以塑料薄膜和黄油材料包裹螺栓,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材料浇筑施工中对螺栓的负面影响。此外,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清理螺栓上附带的杂物。

2.2安装钢构件

钢结构施工使用的所有部件都是由工厂统一预制而成,所有部件预制好以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这些预制件在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依据施工图纸和编号完成组装、拼接和固定施工。一般情况下,施工时遵循的主要施工顺序为由低向高、从中间向两边、从主要结构向次要结构的施工原则。比如:钢结构管廊架施工时,要以设计图纸要求为依据,高效地完成立柱底座的制作和安装施工任务,在钢立柱底座施工时,使用的主要方式有现场加工制作或采用预制构件。各项基础工作全部完成以后,使用起重机对钢立柱进行调运,使其与相应的底座高效地连接在一起,先使用临时性固定措施在底座上固定钢立柱,依据相关要求完成水平标高和垂直度的调节工作。以钢结构施工验收标准为依据,对其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使用高强度螺栓将立柱与相应的基础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安装好立柱以后,按照施工顺序完成横梁、水平支撑、拉条等结构的施工焊接和拼接施工任务。

2.3焊接技术措施

对整个框架而言,柱、梁接头的焊接应从整个结构的中间开始,先形成框架,随后向外扩展施焊。柱与梁焊接时,应避免梁两端同时焊接受热、在梁中产生较大的收缩力。柱与柱的焊接,采用两名焊工对称焊接的方式,减少焊接变形和应力。采用厚度在2cm以内的钢材,现场焊接采用交直流电焊机手工电弧焊焊接,局部采用二氧化碳气保焊。整体焊接顺序由平面中心向四周扩展,采用结构、节点和全方位对称焊接;在同一节点处,采用双人对称的焊接方法。焊接钢梁时,应先安装垫板和引弧板。在同一节点采用先焊接下翼缘,再焊上翼缘;先焊接梁的一端,然后再焊接梁的另一端的顺序进行焊接。严禁两端同时进行焊接,最大程度避免焊后热膨胀,冷却后的收缩变形,减少应力集中。在钢柱的连接侧焊接钢梁翼缘板焊接的垫板,两端加焊引弧板,板材的材质与焊接构件相同,焊缝引出长度不小于2.5cm。

3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3.1钢结构施工标准化质量控制

在落实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方案时,需要不断优化钢结构技术的有效性,以提升工程质量。因此,在工程框架标准化质量管理中,应全方位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顺应不同地区建筑行业提出的各项规定和制度要求。这为吊装施工的安全、稳定地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焊接前的准备工作中,需要立足技术规范及焊接管理要求,督促施工人员优选不同的材料,以此降低发生焊接后收缩变形问题的可能性。此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吊装施工,应用全新的手段和方式,减少局部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进而更好地控制建筑钢结构的整体效果。

3.2优化建设环境

在建筑钢结构施工中,若遇到夜间施工、雨季施工等情况,需对施工环境进行适当控制,以确保施工工艺的完成质量。首先,在夜晚进行施工时,要注意灯光照明的补足,保证关键部位有充足的光源。同时,加强对夜间工程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其次,在雨季进行施工时,要不断预报和分析本地的降雨时间和降雨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材料和技术的综合安排,加强防风、防固等工作,以确保钢架施工的安全。最后,建设单位还应主动与地方的交管部门、环卫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建立起协调机制,避免相关单位对施工技术的开展造成阻碍,从而影响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3.3重视现场安装中的安全保证

在实际钢结构施工中的组装工艺与质量控制当中,无论是组装工艺还是质量管控工作,均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机制以及应急机制,从而保证整体施工的安全性。比如,在钢柱起吊前,必须要安装爬梯,以便于工作人员上下工作。对于爬梯的安装来说,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构件儿的高度进行确定,一般不会超过六米,当钢柱超过六米时,必须要进行二次固定,而安装操作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均需要进行上下梁行走作业,因此必须要张挂安全网,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也是现阶段钢结构施工过程当中,保证施工技术人员以及安装技术人员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当紧固高墙螺母的过程当中,施工工作人员也要佩戴防坠器,以避免因高空作业,导致施工人员出现高空坠落等可能。这对促进整体施工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等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形式。钢结构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同时充分展现其在安全性上的独特优势。为了更好地展现钢结构施工技术优势,还要加强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关注施工技术要点,强化钢结构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孟卓.探究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2):20-22.

[2]康玉成.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23):55-57.

[3]王升,张勇博.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