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闫海锋

610528199401030912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和社会责任。在城市化和科技发展的推进的进行中,建筑工程变得愈加复杂和庞大,对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建筑行业,我们不仅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和实用,更需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综合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技术和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为社会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具可持续性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庞大和复杂,传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建筑工程公司对于质量管理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导致一些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再如,一些传统的质量控制措施已经滞后,不能满足当前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比外,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因此,对其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协调与优化,有效管理确保这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效益。合理的项目计划、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职责,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与效益。建筑工程涉及多方面的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识别并降低潜在风险,保障项目的可持续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强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法规和客户期望,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1.2有利于满足行业发展变化

行业不断发展,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对于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行业趋势要求建筑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建筑工程管理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引入绿色建筑理念,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筑工程管理,企业能够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工程,提升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的项目和客户信任。加强质量控制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有助于树立团队合作的氛围,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合作,提高了协同效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质量监管不力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阶段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管部门可能由于人力不足、技术水平不够、监管手段滞后等因素,未能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例如,在某地一高层建筑项目中,由于监管部门的监测频率不够,使得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时使用了掺杂不足的劣质混凝土,最终导致结构不稳定,影响了整体工程的安全性。此外,施工质量监管不力还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工艺违规、施工工期滞后等问题。例如,在某桥梁项目中,由于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施工方的违规行为,导致桥墩基础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不仅延误了工程进度,也增加了修复成本。

2.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施工单位可能由于经费、时间等因素,招聘了一些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的人员,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不细心、忽视安全等问题。同时,一些施工单位可能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导致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施工人员管理机制,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施工图纸不完善、质量检测不严谨、材料选用不当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相关单位加强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加大设计和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加强了人才培养等,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2.3材料质量问题

材料质量问题也是施工阶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依赖于所使用材料的质量,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面临着材料质量不达标的挑战。这种问题可能由市场监管不力、供应链管理不善或者厂家生产工艺不合格等多种因素引起。举例而言,在某地一住宅项目中,因为使用了强度和韧性不足等质量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钢材,最终导致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样,在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选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因为含水量超标,导致在使用中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了建筑外观和使用寿命。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以及完善施工责任制度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步骤。在制定责任制度时,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在责任制度中引入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在质量问题发生时未履行职责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追责,以推动各方履行责任。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性质和特点,合理设定管理小组,明确其职责和任务,确保各小组之间的协同合作,以提高整体管理效果。在施工现场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巡视和实时监控等手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和质量标准,将安全管理纳入监督与管理范畴,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事故的发生。

3.2施工准备阶段的材料选购与验收

施工准备阶段的材料选购与验收也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开始前,必须保证所有必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都已经准备就绪,并符合质量要求。首先,材料的选购应基于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材料的性能、质量、成本和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每种材料的选择都应遵循性价比原则,既要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又要考虑到成本和时间因素。这需要施工团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准确评估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并做出最佳选择。其次,材料验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验收工作应由专业的质量检查员负责,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认每批进场的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验收过程中应认真记录,包括材料种类、规格、数量、供应商、验收结果等,以便于后续的质量管理和追溯。

3.3培训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养

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培训应该注重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包括施工工艺、材料的特性与使用、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知识。施工人员应了解各个工序的操作规程,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此外,还需要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施工中遵循安全规范,加强与其他工种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质量的高标准完成。培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筑施工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培训要强调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实际施工案例的分析研讨,提高工作人员的问题处理能力。同时,可以组织相应的工地实习,让工作人员参与施工过程,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图纸审核,严审施工方案,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的控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与素养,引入创新管理理念的同时,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助力建筑工程管理跨入新时代,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帮助建筑行业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和不断提升的标准,构筑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尹晨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0):76-78.

[2]刁峥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9:49-51.

[3]代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的探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22,29(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