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3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夏恒钦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410015

摘要建筑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 的生产、加工、运输、建筑物的施工以及建成后的维护都与自然环境发生着密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使得施工企业不但要满足工程项目质量、 全、工期和功能等要素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使用 程中的节能、舒适、健康和安全。于是,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理念便应运而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

绿建筑不仅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式、设施状况、营建过程、 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 了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即可持续的设计、 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最  化的整体绿化效果。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  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从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 想,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方式构建传统施工技术与文明施工、减 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要求相结合的施工模式。绿色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施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形象,而且有利于企业降低施工 耗,控制施工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施工技 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理论升华,是人们构建和谐生态居住条件,优化自然生 环境的重要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概念

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 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施工的定义为: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 过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及科学的符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 的浪费,从而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绿色建筑的几大特

绿色建筑是指尽可能高效地利用有限能源,减少能耗,降低建筑对周围生态 境的影响的同时仍能保证为人类提供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


1.一般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室内

境往往不利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 动进行适应调节,就像鸟儿一样,它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羽毛。

2.一般建筑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批量 化生产,低成本建设;而绿色建筑则将被看作一种资源,以其最小的生态和资源 ,在广泛的领域获得最大利益。

3.一般建筑随着建筑设计、生产和用材的标准化、产业化,建筑的形式一律化、 化造就了大江南北“千城一面”;而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建筑将随着气候、 自然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重新呈现不同的风貌

4.一般建筑仅在建造过程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而绿色建筑是在建 的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 被动的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到主动地创造环境的丰富性,减少资源需求。

5.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绿色 极大地减少了能耗,甚至可以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6.一般建筑追求“新、奇、特”和“大、洋、贵”,追求标志效应;而绿色建筑的建 筑形式将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重返 2000 多年前古罗马杰出建 维特鲁威提出的“紧固、适用、愉悦”六字真经上。充分体现“美存在于以最小 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要点和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控制扬尘

现场产生的扬尘是污染大气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控制扬尘的 措施。如在运输易出现飞扬、散落、遗漏现象的物料时,应对车辆采取严密的 措施;在施工现场的合理区域设置洗车槽,以保证所排放的污水不会污染道路; 在土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拆除临时构建物阶段时,应结合施工现场具 体情况而采取清理积尘、洒水、高压喷雾、围档等防扬尘措施

2.节约施工用地

应掌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以及管线的分布情况,保护场地内现 有的地方特色资源和文物古迹。如需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应遵循用地面积最小 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平面布局规划得紧凑、合理,提高用地的利用效率。在铺 施工现场道路时,应采用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环形 的铺设方案,力求减少道路的占地面积。


3.保护施工土

了防止建筑施工造成土壤流失、土壤侵蚀,应制定施工土壤保护措施。对 于施中所造成的裸土现象,应及时在此处区域种植速生草种,保护生态环境;

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 坡、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士壤流失;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 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对于存毒 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 为建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士壤和地下水;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

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 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 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土壤侵蚀。

4.控制水污染

据施工现场中产生污水的不同情况,实施与此相对应的防控措施,如设置 化粪、隔油池、沉淀池等;对排放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测,并出具权威的污水检 报告,确保污水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要求;对涉及有毒性的油 材料的存储地,应设计密封严密的隔水层,认真做好防渗、防漏处理。

5.控制噪声与振动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所导致的噪声与振动对周围居民以及环境产生的不利影 应保证距离居民区不足二百米的工程,在晚上21 点至早上6 点这段时间内 施工;采用低振动、低噪音的施工机具,并设置临时隔音和隔振动的屏障措 ,如在使用电刨、电锯、输送泵之前搭设临时封闭式机棚,该机棚应选址在离 居民较远的方位处设置;实时监测施工噪音,控制其不能超过《建筑施工场界 音限制》的相关规定。

6.控制施工垃圾

绿色施工应遵循减量化原则,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如住宅建筑的垃圾不能 过每平方米400 吨的产出量;做好施工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对垃圾进行分门 类处置,力求垃圾的回收率和再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拆除建筑物所产 废弃物的回收率和再利用率达到四十以上;在施工人员的生活区域设置封闭 垃圾容器,将生活垃圾利用袋装的方式进行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尽量进行分类, 送到施工现场垃圾站,统一运出,切不可囤积过久。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建议

1.考虑绿色建筑技术施工的可行性

想真正将绿色建筑技术迅速应用和推广开来,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绿 色施工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过程中,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措施来降低绿色建筑技术 成本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因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社


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等密切相关,离不 学的管理做保障。此外,推广绿色施工技术,要更多的使用清洁能源和现代 工技术,降低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此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 支持等调控手段,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及运用

2.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

让全社会对绿色技术达成共识,绿色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才有可能在 社会各个阶层真正形成。所以,增强社会大众的绿色技术施工意识是至关重要 首先,针对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开展有针对性 宣传、教育和培训,要让施工企业真正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以不断满 足社和公众不断增长的绿色环保需求。其次,可以建立示范性的绿色施工项目 施工企业,加强对优秀绿色建筑技术的宣传和应用力度,同时要做好绿色技术 施工前后经济效果的比较,为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积累资料

3. 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作保障。虽 家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 筑评价标准》等文件和标准。但这对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和技术的推广来讲还 远远不够的,因为法规、制度体系的制定有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需 多学科、多行业、多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所以,绿色建筑相关法规、制度体系 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断调研和持续努力

、结语

倡与自然共生的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将是二十一世纪建筑的主题,近年来 在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卓越成绩,但由于我国正经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业目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因此更需要改变传 的建筑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使建筑既舒适、健康、高效,又与环境和谐 ,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需求。

之,随着现代生活理念的转变,绿色环保意识成为现代建筑的需求(绿色 施工技术是当今社会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与应用

(新时期,优化技术措施,坚持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开发,是推动现代建筑 行业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考文献

[1]李惠玲,李军钟钦.新视角下的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对策[J].沈阳建筑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

[2]王广程.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1 (34).

[3]林娴,徐亚宁.浅谈建筑项目绿色施工[J].科技信息,2011(17).

[4]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 号)[Z].           [5]金礼学.浅谈绿色建筑和绿色节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