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丽君

楚雄市人民医院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检查以及CT检查,对比不同方式的检出率。结果:磁共振成像组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损伤的检查诊断中MRI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参考。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检查;膝关节损伤;诊断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复杂、使用频率最高的关节之一,其内部结构精细且易受伤。膝关节损伤后不仅对患者的行动与个人感受造成影响,还会加重对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损伤,需要及早进行明确诊断,以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治疗[1]。传统的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评估骨性结构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但在诊断软组织损伤如韧带、肌腱、半月板以及关节软骨损伤时则缺乏准确性[2]。而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出色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无辐射损伤的优势,可以为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提供良好支持。MRI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膝关节内的各种结构,还能通过不同的扫描序列和参数设置,对各种组织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使损伤程度、范围等得到精确划分[3]。在发现早期损伤,对损伤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等方面,可以考虑MRI的使用优势。为了深入探讨膝关节损伤中,MRI的使用价值,本文进行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女比例21:19,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为(47.52±5.08)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22±1.5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CT组:进入检查室后,医生指导患者保持仰卧,并将膝关节弯曲垫高使其局部能在CT扫描仪的扫描范围内充分暴露,增加扫描的全面性。明确扫描范围并进行定位,确定无误后使用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的膝关节部位进行扫描检查间距设置为3mm,层厚设置为3mm。

MRI组:检查前,向患者确认过往的病史、体内有无金属物,调取患者过往的X线、CT检查的记录,明确患者可以进行MRI检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启动核磁共振仪对患者的膝关节扫描检查。间距为 0.5mm,层距为0.5mm,层厚5mm,使用矢状面的T1W1、T2W2和STIR等序列扫描,再结合冠状位T2W1完成最终扫描。两组均选择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诊断。

1.3观察指标

记录检出率以及诊断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MRI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误诊与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确诊

误诊

漏诊

CT组

40

32(80.00)

5(12.50)

3(7.50)

MRI组

40

39(97.50)

1(2.50)

0(0.00)

χ2

5.298

4.771

4.023

P

0.033

0.042

0.047

2.2两组检出分类比较

MRI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出结果、类型比较(n,%)

组别

例数

半月板损伤

关节腔积液

韧带损伤

骨质改变

检出率

CT组

40

12(30.00)

10(25.00)

6(15.00)

4(10.00)

32(80.00)

MRI组

40

13(32.50)

12(30.00)

7(17.50)

7(17.50)

39(97.50)

χ2

5.298

P

0.033

3讨论

膝关节作为下肢的主要承重和活动关节,一旦受损,会直接导致患者行走、站立甚至坐下时感到疼痛与不适,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此外,损伤后的关节肿胀、积液等症状,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不适感。若算上一直存在、未进行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引发长期的功能性障碍[4]。例如,韧带或半月板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关节不稳或磨损加剧,进而引发早期关节炎。因此在早期若能够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断,在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中是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CT、X线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诊断方式,CT对于评估骨性结构和关节面的骨折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相对较低。而膝关节损伤常常存在较多的细微韧带撕裂或软骨损伤,导致出现漏诊。X线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但是无法进一步提供膝关节复杂结构的三维信息,对于关节面骨折的移位情况和碎骨片的空间位置诊断存在局限性;此外其还存在辐射暴露的问题,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检查[5]

本次研究使用MRI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MRI技术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够清晰显示膝关节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包括韧带、肌腱和软骨等,提供详细受损信息。其还可以多平面成像,不仅可以提供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的图像,还能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角度的斜面成像。这对于评估膝关节的复杂结构和损伤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此外,MRI技术还可以通过特殊的成像序列和参数设置,对膝关节内的组织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通过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可以区分不同的组织类型和病变性质;通过扩散加权成像,可以评估病变的活性程度;通过动态增强成像,可以观察损伤部位的血供情况等

[6]。最终结果显示,MRI组的诊断效果更高、各损伤检出率更高。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损伤的检查诊断中MRI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涛,赵晓辉,吴丹丹. 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影像特点及其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1):44-46.

[2]崔树凯,曹卫星,王雪娇. 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行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价值[J]. 影像技术,2022,34(2):44-48.

[3]姜辉,朱浩文,杨颜硕,等. 磁共振技术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意义评估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0):167-169.

[4]朱砚,张晓亮,陈向志,等. 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8):223-224.

[5]朱明磊. 探讨分析用3.0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148-149,151.

作者简介:王丽君,云南姚安,彝族,初职,本科,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