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总装车间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再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汽车生产总装车间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再造研究

郭嘉杰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455

摘要:目前,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趋于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管理模式也更加多元化。通过对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可以有效节约沟通成本,提升沟通效率,这也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新时代背景下,汽车制造业要实现对于生产总装车间设备的安全管理流程,基于此可以有效弥补原流程存在的缺陷,及时地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提升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对汽车生产总装车间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再造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生产;管理流程;总装车间;设备安全;再造

与西方汽车制造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具有起步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发展相对较为滞后。为了推动汽车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就要利用生产流程减少成本、提升效率。所以,需要实现对于汽车制造业总装车间设备管理的流程再造。这样才可以全面提升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转。

一、汽车生产总装车间设备安全管理流程现状

当前,在汽车生产总装车间中主要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会将机构人员划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直线领导机构人员。该部分人员会对工作进行总体安排与部署,然后将统一指令下发出去;第二种是职能机构人员。该部分人员会结合自身所属的职能部门,对一些指挥权进行行使,而且会对自己部门进行负责。这部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发挥一定的监督指导作用,实现对于车间业务的统一指导与监督,然而却没有权利下达命令[1]

该管理模式与金字塔模型比较类似。在塔尖站着厂长或者是董事会,隶属部门是设备动力处。该部门负责完成对于企业设备的综合管理,发挥一定的管理职权。下级部门无需负责设备机动处,而是直接听从直属领导的命令,还会对其负责。在设备机动处下设很多机动工作小组,这些小组会负责完成不同工作的实施情况,其属于决策的执行人,同时也属于承接各个项目的直接执行人,其会广泛分散在金字塔的底层,人数较多。该类管理模式有很多缺陷,例如,该模式有着很多的纵向层级,有着较慢的反应速度,无法保证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而且有交叉重叠的管理机构,机构内部的人员太多,会增加管理成本。此外,在总装车间横向沟通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与资料。这样一来,会产生浪费的情况,影响到设备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创新与改造。

二、汽车生产总装车间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再造策略

(一)设备管理的流程再造方式选择

管理流程再造主要强调以业务流程改造为对象与中心,实现对于现有业务流程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实现技术方面的功能集成与管理方面的职能集成,对原来的职能性组织结构进行改变,创建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经营的速度与质量,减少成本。其主要重组模式:将作业流程作为中心,对原来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进行改变,使员工可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加强企业内部的良好沟通,增强灵活性,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当前,经常使用的BPR法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全新设计法。该方法抛弃旧流程,对新流程进行零起点设计;第二种是系统改造法。该方法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基于此逐渐地构建新流程。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在企业重组过程中运用第一种方法时会有着较高的失败率。因此,人们往往更加倾向于第二种方法。因为企业在组织开展BPR活动时,也要根据ERP系统的实施过程逐步深化与完善,不断上升。BPR更加重视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ERP更加重视基于科学业务流程,利用企业资源实现对于现有流程的再设计与优化,这样可以使得流程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费用与成本,更好地维护与保养设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备管理流程的再造方式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业在设备管理方面还会存有一些问题,例如,设备管理流程不够完善、管理组织机构较混乱等。基于BRP思想提出了全新的设备管理业务流程与组织模式,针对此研发出先进的设备管理软件,可以促进流程重组的顺利实施。各分厂和车间不会再负责完成设备管理工作,并会取消其下各级的设备管理机构,原来的设备动力部会统一负责管理这些设施设备。此外,还会在设备动力部下增设一些部门,例如,维修保养中心与设备监控中心等[2]。各个部门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具体分工如下:1.设备监控中心。其会实时地监督与控制各分厂或车间的设备。一旦发现问题,会马上提交给信息处理决策中心。2.信息决策中心。其会结合监控中心提交的数据资料以及设备的历史资料,制定科学的维修保养决策,将方案提交给保养维修中心。3.保养维修中心。其会严格根据方案安排专业人员对方案进行执行。

(三)设备管理流程再造的关键问题

为了实现对于设备管理流程的再造,还需注意以下问题:1.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信息化发展即为BPR的开始,BPR和信息技术之间具有紧密关联。为了实现信息化,必须要充分发挥BPR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的成功实施。要对二者的密切关联进行妥善处理,以充分实现信息化。除此以外,为了实现BPR,就要得到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工具等,促进BPR的顺利实施。因此,要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2.业务流程重组的目的是将陈旧的企业组织模式及工作模式摒弃,实现重新设计与实施。这样一来,可以对企业进行有机整合与改造。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会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会产生多种矛盾,要对此进行调节。此外,培养员工的变革管理意识。BPR不但促进了组织结构的改变,也实现了对企业原有文化氛围的优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人为因素而受到阻碍,所以,为了促进流程重组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改变员工的思想理念。

三、设备管理优化效果

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在实现对总装车间设备管理流程再造以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如下:在职能方面,设备管理由原来作为分厂与车间的附属业务,逐渐转变为具体部门的核心业务,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还能减轻分厂与车间面临的负担,营造出更好的生产制造环境。在流程方面,通过对于现有流程的重新设计,可以实现对于非增值活动的清除,并且对核心增值活动进行优化调节。利用BPR的优势进一步地优化设备管理流程,更加科学高效,可以节约成本。在设备管理方面,经过流程再造可以将设备生产周期看作是一个整体,实现统一化管理[3]。如此一来,会使得设备管理工作从原来的被动管理转变成主动管理,实现了BPR与信息化的融合。基于此,可以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发展,使得信息得到更加快速、准确的传递,可以更加快速地做出响应,更加公开透明,实现对于仓库的统一管理,减少库存的占用资金,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总之,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总装车间采用的管理模式是直线智能型组织管理模式,该模式有着很多不足,会产生浪费情况,影响到设备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信息时代背景下,汽车制造企业要实现对于设备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对于设备管理流程的再造,以更好地完成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启辉.汽车生产总装车间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再造[J].华东科技(综合),2019(11):317.

[2]刘兴,王金成,刘鹏,李思文.汽车总装专业全流程数智化敏捷质量管控[J].机电工程技术,2022,51(5):181-187+209.

[3]蒋林艳.浅谈汽车制造企业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机电安全,2019(1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