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5
/ 2

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徐海娥  张海英

潍坊市中医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1041

【摘要】:目的:分析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进行小组划分,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均要比观察组低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肢体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关键词】:艾灸;益气通脉汤;急性脑梗死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疾病发病率上升率也明显攀升。其中就包括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会让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轻则出现后遗症,重则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随着中医药学在我国日益发展,应用广泛,中医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案例也日益增多。

在中医中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多见气滞血瘀型[1]。其中益气通脉汤具有活血化瘀、补气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但是关于该治疗方案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为此本文将观察并分析患者在服用益气通脉汤后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进行小组划分,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0.543.65岁;发病时间3-24h,平均发病时间8.530.36h.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343.76岁。发病时间4-24h,平均时间9.540.86h。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经过中医辩证确诊为“中风”,属气滞血瘀型,见肢体软弱、心悸盗汗等症状。经过影像学检查后排除其他脑部病变。

排除标准:患者有精神方面疾病,不能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伴有其他脑部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为患者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取100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200ml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mg,每天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mg,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采取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进行治疗,药物方剂:鸡血藤20g,桃仁、川穹以及白芍各12g,丹参、当归各15g,甘草片和桂枝各10g,金钱白花蛇和栀子各6g,乌梢蛇10g,将上述的药物以400ml水进行煎煮后分2次服用,每天服用1剂,连续治疗2周。进入脑梗死恢复期时,采患者的大椎穴、足三里穴和风池穴进行艾灸,艾灸温度需要结合患者反馈,时间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用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总分42分,分数高说明患者神经缺损严重;应用Barthe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高说明日常生活越好。

(2)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乏力、恶心以及头痛。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均数差(𝑠)表示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用t 和卡方分别完成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观察组在这两项评估中表现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组别

例数

NIHSS

Barthel,

对照组

30

15.042.15

76.343.87

观察组

30

7.031.64

85.934.16

t

4.0934

8.1531

p

0.0000

0.0000

2.2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在该项评估中表现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乏力

恶心

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30

1(3.33)

2(6.66)

1(3.33)

13.32

观察组

30

0(0.00)

1(3.33)

1(3.33)

6.66

t

3.905

p

0.036

  1.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于脑部血液循环供应障碍而使脑部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疾病,这种血液供应障碍主要是由于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血管官腔变得狭窄有关。目前西医上对于该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其中依达拉奉是一种脑部保护剂,可以及时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症状,而阿司匹林则欸溃疡避免血栓素形成,他汀类药物则可以及时的阻断C-反应蛋白生产,抑制动脉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生成氧自由基,从而减少血管炎症,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后遗症

[2]

中医眼里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且常见气虚血瘀型,多由于患者气血逆乱血瘀阻滞而诱发该疾病。中风病机则表现为无法推动血行、上气不足从而导致血液到脑部,气血灌输市场使脑髓失养,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所以对于该疾病中医更重视益气、活血,从而通畅患者脑部血瘀。

益气通脉汤方剂中的白芍、当归以及川穹等都有活血益气之功效,其为君药;桃仁、丹参以及鸡血藤则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其为臣药;金钱白花蛇以及乌梢蛇和栀子、桂枝起到通经止痛功效,其为佐药。此次方剂中的药物共同何用后即可补气活血、通络祛瘀,改善患者症状。且药理学研究中也表面,当归和桃仁具有抑制血小板的作用,白芍则可以抗心肌缺血,川穹能够改善脑部循环障碍;丹参则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鸡血藤降低血浆胆固醇,避免病情发展严重;栀子可以止血。再辅以艾灸调理,艾灸患者的风池穴、大椎穴、足三里穴,可治疗口歪眼斜、中风风病症,对脑梗死引发的头痛、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帮助患者尽快康复[3]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的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之下表现更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的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采取艾灸联合益气通脉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储丹晨,谢道俊,李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04):100-102.

[2]黄大道.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6):55-56.

[3]欧亚飞.化痰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7):112-114.

项目名称: 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 

课题编号:2022-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