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桑源   邬童   付春凤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150056

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对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药物治疗在对照组患者中实施,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行为症状、认知功能与生命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生命质量(SQLS)评估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物治疗;网络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生命质量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rug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b-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n behavioral symptom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3, 6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30 cases. Drug treatment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rug therapy + network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The behavioral symptom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negative symptoms, positive symptoms, general psychopathological scores, quality of life (SQLS) evaluation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MMS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Drug therapy combined with network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ehavioral symptom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 Key words 】 Drug therapy; Onlin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该病的发生与遗传、神经化学、环境等因素有关【1】。患病后患者常会出现谵妄、幻觉、妄想、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对个人的情感、思维、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精神分裂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可以实现症状的缓解。认知行为治疗属于心理干预的手段,主要通过认知技术、行为干预来促进患者不良认知习惯的归转。但是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价格昂贵,且受时空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而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可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干预,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降低了治疗成本,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本研究主要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纳入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8.67±2.8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最小18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39.12±2.95)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药物治疗,即口服利培酮、氨磺必利等抗精神病药物,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网络认知行为治疗,(1)结合国内外网络认知行为治疗的经验编制符合国外精神分裂症认知特点的操作手册。(2)对观察组认知行为治疗医师进行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针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的防治措施。(3)通过网络宣教平台对患者进行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内容包括激化行为、认知重构、解决问题等。并且在每次课程后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网络交流,每次治疗时间为45min,共15节课。

1.3 指标观察

1.3.1行为症状

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的行为症状进行评估,包括阳性症状7项,阴性症状7项,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项,每项为1-7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

1.3.2认知功能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共30项,分值为0-30分,分值与认知功能成正相关。

1.3.2生命质量

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SQLS)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动机/精力、心理社会、症状/不良反应三个维度的内容,分值与生命质量成负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行为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患者的相关指标数值均下降明显,且观察组的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PANSS评分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

阴性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阳性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一般精神病理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24.46±3.35

18.66±2.87

29.52±3.39

17.65±4.42

21.32±2.17

17.65±4.32

观察组

30

25.08±3.31

11.26±2.54

29.37±3.84

12.28±4.14

21.87±2.36

11.33±4.26

t

0.721

10.576

0.160

4.857

0.940

5.706

P

0.474

0.000

0.873

0.000

0.351

0.000

2.2认知功能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增加明显,且观察组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MMSE评分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

30

20.87±4.38

24.46±2.16

4.019

0.000

观察组

30

20.46±4.23

26.54±2.13

7.032

0.000

t

0.368

3.756

P

0.714

0.000

2.3生命质量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SQLS 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

30

29.68±6.57

25.64±3.59

2.956

0.005

观察组

30

29.53±6.84

21.81±2.69

5.753

0.000

t

0.087

4.676

P

0.931

0.00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通过心理干预、职业治疗、社会支持等辅助治疗【3-4】。但是该病的病程较长,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不能预防其复发。而认知行为治疗能够通过认知重构、提高信心等手段来改善预后,促进疾病的康复,与生命质量的提高。

综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伟连,张程赪.认知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4):2097-2098.

[2]李颖.认知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4):38-39.

[3]齐红梅,柳宏宇.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J]2河北医药,2012,34(21):3229-3231.

[4]储文革,周美春,陈燕,等.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自知力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2):30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