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策略探究

吴杰 郑斌 付爱玲

福建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3505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策略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首先介绍了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的概念和意义,指出知识结构化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以此,接下来接着提出了实施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化的策略,认为通过结构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从而有效的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策略

引言: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的运行规律,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然而,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物理知识结构化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知识结构化

  1. 概念

知识结构化是指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通过知识结构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结构化不仅包括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还包括知识点的纵向层次结构,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框架。基于此,知识结构化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

  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知识结构化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知识结构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结构化,可以将散乱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框架。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知识结构化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联系,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再次。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化,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最后,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知识结构化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加有条理和有效。

综上所述,开展知识结构化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初中物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一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学校由于实验设备不足、教师实验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实验教学不足,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策略

  1. 构建知识网络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相关的知识,对于这门学科有着天然的害怕和恐惧的心理。同时,物理是一门融合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非常考验学生的知识存储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学生减轻负担,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将知识结构化。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格。以《了解电路》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知识,我带领大家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我引导学生进行主干部分的导图,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默写出与本单元有关的、所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在知识点旁边标注出自己的较为薄弱的部分,在课下进行强化。通过将知识结构化,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强化对于知识的理解。

  1. 强化实验教学

在物理教学当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证明和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想要开展知识结构化教学,强化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讲完“光的色彩和折射原理”后,教师可以创设一项实验:如何利用光的折射制造出“人工彩虹”来?很多学生都利用周末的时间,琢磨出将镜子对准太阳,斜放进水盆中,就可以在墙上形成一道美丽的“人工彩虹”。这样的实验让学生们对学完的知识巩固得更加扎实,也对原理理解得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提出问题,在讲到“平面镜成像”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镜子中的自己为什么是正好相反的?大小相同么?靠近或者远离镜子,成像为什么能跟随移动?在镜子前竖立一块遮挡物,为什么镜子中成像就消失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1. 加强知识应用

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能够感受到物理的有趣。因此,想要开展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化就需要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学完物理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做几个小实验,如“穿透土豆的吸管”、“平衡鸟”、“奔跑的铁环”等,让学生结合实验来解释其物理现象和规律.又如,学习了《水的循环》一节内容后,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水的再利用”为题,设计一个水资源的保护方案,并在班上交流,以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结构化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重要策略。基于此,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荣.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1.

[2]马北河.中学物理知识结构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3]马北河.中学物理知识结构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