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探讨

赵萍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 201999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以随机双盲分组法,对重症科室36名护士分为两组,对照组18名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18名给予分组分层级管理,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文书、护患沟通技能四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64.00%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可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重症护理管理;分组分层级管理;护理质量;满意程度

重症科室,简称“ICU”,为医院特殊科室之一,收治的病患病情严重,需加强医护管理,确保患者生存质量及对医护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学者表示:在重症护理管理中,加强分组分层级管理,可明确护士的护理责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1]。所以,本次重点分析探讨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的效果及满意度,现将研究内容及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重症科室36名护士,随机双盲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18名,男性4名、女性14名;年龄跨度为23岁到47岁,平均为(32.89±1.21)岁;受教育水平:大专8名,本科及以上10名。对照组18名,男性5名、女性13名;年龄跨度为24岁到46岁,平均为(32.86±1.22)岁;受教育水平:大专7名,本科及以上11名。在一般资料上,两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护理管理后的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即明确重症护士护理责任,结合重症患者病情、护理需求,按照重症科室常规护理流程,落实常规病情监测、健康宣教等干预,维持患者生命安全。观察组针对护士采取分组分层级管理干预,进一步对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分组分层级管理干预,对护士分为四个层级,即:初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长。其中,低年资护士为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重症患者日常护理服务;中级责任护士,年资≥3年,重症科室护理经验丰富,需具备丰富的护理技能及重症理论知识,熟悉各项仪器操作及应用,并做好初级责任护士护理指导工作。高级责任护士,即主管护士,加强下级责任护士管理,重点做好重症患者医护抢救工作,并加强与重症医生的沟通交流,确保重症患者生命安全。护士长做好各层级护士统筹管理、责任分配工作,定期对各层级责任护士进行护理理论、实践技能培训,确保重症护理管理服务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2)针对性护理服务干预,对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干预,因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因此需加强病情监测,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同时,做好患者床旁干预,避免患者坠床。并由责任护士加强患者各管道防护干预,如呼吸管道、导尿管等,预防呼吸感染、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责任护士需以和蔼、亲切的态度面对患者及家属,获得患者及家属信任,使重症护理服务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1.3评价标准

对护士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分,包括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文书、护患沟通技能四项,每一项满分25分,评分越高,代表护理工作质量越好[2]。并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文书、护患沟通技能四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X+S)

组别

基础护理

服务态度

护理文书

护患沟通技能

对照组

(n=18)

15.56±1.38

16.63±1.19

17.34±1.21

15.36±1.20

观察组

(n=18)

22.56±1.49

23.59±1.32

23.48±1.10

23.50±1.00

t

14.623

16.615

15.930

22.109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

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满意12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8例,总满意度为64.00%;观察组50例,满意32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6.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

2=22.335,P<0.05)。

3.讨论

分组分层级管理,对规范护士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将此类管理方法应用到重症护理管理中,可对护士分为若干层次,明确各层次护士责任,然后结合重症患者病情,实施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本次观察组采取分组分层级管理,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随机抽取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达到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可知,分组分层级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可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值得借鉴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钧锋.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J].母婴世界,2021(6):258.

[2]郭丽平.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2):126-129.

[3]卜淑娟.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1(3):157.

[4]周宗敏.重症护理管理中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7):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