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朱瑞鑫1葛鹏2闫祎萌3

吉林同成招标咨询有限公司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安装过程中,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品质。通常,施工单位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方面,忽视了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导致造价风险增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旨在为施工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提供正确指导。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经济效益

引言

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为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核心环节,对项目的质量、效率及各方利益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然而,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工程项目复杂性的加大,传统的审核方式和方法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和效益的最大化。深入剖析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问题,探讨其优化路径,对推动建筑行业朝更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文章旨在为实践者提供实用指导,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1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意义

预结算审核工作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预结算审核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资金流转等方面,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工作中的重要步骤,是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依据健全的预结算审核制度,对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进行审核,可以使建筑企业及时找出安装工程中的造价预结算问题,并且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的管理目标,保障建筑企业的收益,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安装工程中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可以使建筑企业合理的对现有资源进行配置,减少安装工程的成本投入,从而帮助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达到间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

2.1审核内容不全面

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审核内容不全面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经济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以前文提及的高层住宅楼外墙砖砌筑工程项目为例,在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其仅对主要工程量、材料单价进行审核,忽略了材料运输费、技术服务费、设备租赁费、临时设施费及工程风险费等隐藏费用的审核,整个预结算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此外,未考虑施工方法与工艺的差异性费用,如特定的砌筑工艺可能导致材料浪费或额外的技术支持需求,从而影响成本的计算。工时的审核仅根据工时单价进行,未结合工程实际施工量台账和劳动力市场行情,可能导致人工费用偏差。不全面的审核内容往往导致预结算与实际费用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工程方和甲方带来经济争议。这些情况凸显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足,亟待全面优化审核流程和内容,确保预结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2.2审核人员专业素养低

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审核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该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个别人员专业素养较低,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1)对建筑工程的理解不足,可能导致工程量计算误差。例如,对外墙砖的砌筑工艺不熟悉可能导致误差,如忽略了10%的浪费率,这对一个5000m2的项目而言,可能导致500m2的砖块计算缺失,造成的成本亏损可能高达10万元。(2)对材料和设备的单价了解不足,可能导致预算偏高或偏低。如未能及时掌握市场上砖块价格的上涨趋势,导致在预算时低估了15%的成本,这意味着实际采购时可能面临7.5万元的额外成本。(3)专业素养不足的审核人员可能缺乏对现场风险的评估能力,如未能预测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难度和成本的增加,或对特殊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造成的额外费用缺乏评估。

3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优化路径

3.1加强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在安装工程中,开展审核工作之前需要开展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决定了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审核前期做好准备工作,才能够保障后续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分析施工图纸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审核人员应当全面对比竣工图和设计图纸,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避免竣工图与设计图之间不一致造成阶段审核结果的不准确。同时,审核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安装工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把控每个小细节,从而对施工材料的价格和定额消耗量进行控制。

3.2明确预结算的审核范围

在具体开展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时,审核人员应当对预结算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明确预结算工作的标准、规范和范围。只有明确了预结算工作的范围,才能够确定开展审核工作的具体范围,审核人员应当详细分析施工图纸,了解施工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设定合理的预结算审核范围,以便于后续分析预结算数据。明确预结算审核范围还可以划定出合理的工程造价范围,避免建筑材料费用和设备费用的浪费,保障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3.3选择合适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

在安装工程中,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时,审核人员需要依据安装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审核方法。比如,对于建筑规模较大,工程量较大的安装工程,可以选择重点审核法来进行预结算的审核,使得审核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于规模较小的安装工程预结算审核,可以选择对比审核法,将现有的工程造价资料与同规模、同参数的安装工程进行对比,找到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的规律,从而便捷、高效地开展审核工作。在开展安装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时,只有选择正确的审核方法,才能够提升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避免费用的浪费。

3.4提升审核人员专业能力提升

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更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1)进行系统培训。周期性地为审核人员提供最新的造价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如BIM技术、现代化造价管理软件应用等。这能保证审核人员在工作中始终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确把握工程量计算细节,如此次工程可详细审核砖块的尺寸、损耗率、特殊造型修饰部分等。以损耗率为例,经验丰富的审核人员能精准预测5%的损耗率,而初级人员可能高估为8%。这3%的误差,对5000m2的外墙面积而言,意味着额外的150m2的材料成本,约10万元的潜在浪费。(2)鼓励实地考察与实践。让审核人员深入工地,与施工人员、工程师紧密合作,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积累经验,增强对项目的整体掌握。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行情预测砖块的价格走势,避免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预算超支。(3)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造价管理论坛、研讨会,鼓励审核人员与其他项目、公司同行交流,共享经验和挑战,开阔眼界,充分利用现代化造价管理软件和BIM技术,加快预结算的工作效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为项目方发现潜在的成本风险。例如,利用BIM技术实时监控工程进度与预算的匹配度,及时对项目方提出调整建议,从而节约成本。

结束语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科学地进行造价预结算审核能为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旨在为行业提供一个更合理、高效的审核流程,为造价领域带来新的思考与借鉴,为未来的工程项目提供坚实的支撑与保障。

参考文献

[1]俞惠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J].建筑与预算,2022(10):13-15.

[2]曾开锦.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及应对方法分析[J].河南建材,2019(6):135-137.

[3]何明月.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134-135.

[4]敬兰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J].环球市场,2017(1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