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填筑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土方填筑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徐蕾

江苏丰海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100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持续高效发展的环境背景下,水利工程项目规模以及发展水平得到日益提升,更具科学性与先进性的土方填筑技术的全面落实与有效应用,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作业效率实现进一步强化的关键前提。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适时提升对土方填筑技术的重视程度,针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以此为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提供强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质量控制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方填筑施工技术;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发展至今,施工质量始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水利工程构建周期较长且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环节较为多样,进而在实际作业期间存在多种影响因素,施工期间任何环节存在漏洞或问题,均会对施工成效和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而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和规范操作,能够为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提供强有力保障,唯有对此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方能为实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整体安全性得以提升提供必要支持。

  1. 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1.1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展正式施工作业前,应提升对以下几项准备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其一,针对施工现场地表存在的垃圾或废物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人员和施工设备落实到位;其二,针对施工现场地质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展开深入勘测与调查,对于其中存在的平动以及坑槽等低于开挖线的状况来说,应及时针对其做出合理回填作业,并对勘测期间产生的钻孔进行有效封堵;其三,以施工要求和相关标准作为依据和参考开展测量放线工作,对水准控制点、中线以及导线等进行明确标注,各边桩彼此间隔需严格控制在0.4米左右,另外,针对转弯或者地形变化较大的路段可合理提升边桩数量,同时借助白灰标出填方边界,以此为后期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必要支持和极大便利。

1.2测量放线

水利工程堤防填筑作业的关键在于测量放线,所以,在开展测量放线作业期间,应事先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考察,并充分结合施工坐标控制点,以实现对水准控制点、中线以及边线等做出合理设定和明确标记。

1.3基底平整压实

在开展基底平整压实施工作业过程中,应针对基底表面存在的杂质进行全面清除,并合理借助相关设备设施对基底开展碾压作业,碾压次数需控制在3-5次。待完成压实作业后,需围绕基底整体抗压性展开严格检验,检验结果充分满足相关要求和标准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1]。压实作业成效能够充分满足施工要求和相关标准,是基底填筑质量实现提升的关键前提,所以,在开展土方填筑施工作业期间,应进一步提升对压实质量把控与检测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就土方填筑作业而言,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针对压实成效和作业质量展开严格检查,以此让工程后期安全隐患形成的概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为工程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提供强有力保障。

1.4摊铺土料

在开展实际施工作业期间,应针对侧面结构以及翼墙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勘测,并以施工计划作为依据和参考完成土料回填作业,有效保证并适时强化施工各环节的规范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为顺坡填筑施工质量得以进一步强化,提供必要支持。在开展土料铺填作业期间,管理人员应适时提升对材料质量以及性能等管控与检查的工作力度,并对沙料含量以及透水性能等进行深入了解和详细记录,以此为回填施工成效,能够充分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和标准,提供强有力保障[2]。各施工地点及现场具体状况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均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前,应事先将地表存在的垃圾以及废物等进行全面清除,并以施工现场具体状况以及施工需求等作为依据和参考,合理选取施工技术并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让摊平作业成效和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倘若完成压实处理后的质量与施工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则需围绕此类现象展开相应的实验,对潜在问题和不足进行明确,提升对摊铺厚度的管控力度,以此为实现土方填充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全面施展提供必要保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单层摊铺厚度需维持在20-30公分范围内,针对多层作业的开展可有机结合多种摊铺技术和作业形式,以此为工程得以高质高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5压实操作

要想实现工程结构整体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则可合理借助产运设备对地基开展压实作业,在实际作业中需要格外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以进退错距法为依据和基础开展路线碾压工作,碾压时应从两边向中间施工;第二,有机结合多种施工形式和施工手段,针对填筑平面合理增设排水坡,同时针对坡度以及排水速度展开严格把控;第三,针对部分难以借助机械设备开展压实作业的地段来说,可合理借助打夯设备开展压实作业,以此让工程整体安全性以及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强化。

  1. 水利工程土方填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2.1适时提升土方填筑施工材料筛选力度

施工材料的选取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与工程质量、工程整体安全性以及施工成本等均具有紧密联系。在开展材料筛选工作过程中,应针对项目总体要求以及成本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考量和综合分析。各类型建筑项目对填土材料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项目在实际筛选中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填土材料的强度,以此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提供强有力保障。另外,部分项目则会对填土材料的稳定性提出较为严苛的要求。所以,进行材料选取工作期间,应以实际项目总体要求作为依据和参考合理选取填土材料,并对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明确。

除此之外,在开展施工材料选取工作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成本问题。监督施工企业应在充分满足范围要求和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填土材料选取工作,以此为实现项目成本得到有效管控提供必要支持的同时,也极大避免了超出预算问题的发生。成本主要由材料本身价格以及相关运输和加工费用构成。在进行材料选择过程中,应针对各种填土材料的综合效益展开全面对比,从而选取出更具性价比的材料。

2.2全面符合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相关要求和标准

就土石方填筑路基施工作业来说,可以泥土特性以及整体稳定性等作为依据进行精细划分。与此同时,实际作业中应积极选取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土层作为底部填充材料,以此让路基整体通气性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同时,也为路基整体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提供强有力保障。凭借对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土层的合理运用,能够让水分积聚与渗透问题得到有效优化,从而让湿润环境对路基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得到有效控制[3]。除此之外,针对防洪地基应积极选用防洪材料。防洪地基作为一种针对易受洪水侵蚀或泛滥的地区而修建的特殊地基。凭借对防洪材料的合理利用,能够让地基整体防洪性能得到显著强化,如此在发生洪水灾害的条件下,土石方填筑路基整体稳定性与承载能力依旧能够极大满足相关要求和标准,极大降低了洪水对道路的影响和破坏。

结束语:总而言之,土方填筑技术合理融入水利工程,能够让土壤力学性质得到有效优化和极大改善的同时,也能够让土壤整体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得到适时强化,从而让工程整体建设成效和质量得到必要提升。凭借对相关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科学选取和规范操作,能够让土方填筑工程质量以及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强有力保障。由此可见,土方填筑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段波.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12):102-103.

[2]张光宝,钱建红.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75-176.

[3]杨志.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J].农家参谋,202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