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运维倒闸操作的危险性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关于变电运维倒闸操作的危险性策略分析

高波

鄂尔多斯供电公司 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010

摘要:进入新时代,在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主要包括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控制、运行管理和文明生产等,倒闸操作对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如果运维失败或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其他部门的生产延误,难以及时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可能导致人员、网络和设备问题,因此,在日常的倒闸维护作业中,必须执行大量的倒闸作业,作业监控及作业前现场准备是避免错误作业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危险性

引言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国家在电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电网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变电运维工作作为电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变电运维人员而言,其工作性质较为特殊,需要在工作中对各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及检修等。但是在实际的运维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变电运维工作存在着许多隐患风险。这些风险隐患不仅会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还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发生一些重大事故。

1变电运维倒闸操作的要点

变电运维工作中倒闸操作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就倒闸操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案和体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遵循以下几点要点:其一,具体的倒闸操作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所使用的操作用具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所有人员按照规范穿戴防静电的服装;其二,实际进行停电操作期间,根据断路器零部件、负载一侧隔离开关和电源一侧隔离开关零部件的顺序进行处理,送电操作的过程中顺序和停电操作的顺序相反,与此同时,不可随意进行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除,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断路器的断开位置进行检查,送电之前应该确保继电保护正常投入。

2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倒闸操作缺乏正确认知

在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工作中,倒闸操作行为较为频繁,这使得倒闸操作工作流行为对网络运行造成了重要的风险,大部分运维人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导致他们对倒闸操作没有足够的责任,而且在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错误。由于员工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有多重要,所以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因为倒闸操作容易更换电气设备,对倒闸操作缺乏重视,使倒闸操作与电气设备操作分离,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和电气操作。

2.2制度管理风险

变电站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其中,加之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弱化了管理制度的效果。当前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管理内容不全面,没有明确运维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制度不完善,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没有严格执行,没有进行闭环管理,缺少考核机制等管理漏洞。部分变电站甚至将制度置于高阁未能及时实行,从而导致整个运维部门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变电站执行能力较差,导致安全隐患频发。此外,变电站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国家所提出的标准过于相似,没有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和110kV变电站运行情况对管理内容进行完善,使得管理制度和具体的运维工作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

3变电运维倒闸操作的预防方法

3.1变压器倒闸操作

为有效避免此类危险事件的发生,在实际倒闸操作的过程中,其一,科学合理设置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方式,预防在倒闸期间出现过电压。如果存在电流较大的接电系统,应综合考虑绝缘位置的安全性、短路电路的预防、继电保护能够做出可靠动作,决定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数量,操作过程中对断路器三相不同时期动作或者非对称开断的情况进行控制,预防发生电容传递过电压的危险事件。同时,在预防和规避切合空载变压器过电压问题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倒闸操作期间集中处理,确保整体操作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二,科学开展主变压器的停电测试活动,在测试期间电流互感器中具有母差保护作用的二次连接片退出,将其转变成为短接形式,且在变压器出口保护装置方面,可能会有跳分段断路器或周围元件断路器,此类设备连接片不可继续应用,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以免在变压器停电测试期间出现断路器误跳的问题。

3.2创新变电运维管理模式

传统变电运维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电网公司的发展,需要创新运维管理模式。随着变电站数量增加,变电运行人员数量少于值守人员需求量,所以部分变电站使用无人值守的模式。而变电站工作越来越复杂,对工作要求更加细致与全面。如表2所示,新变电运维管理模式对运维检修专业实现了对口管理,有助于对变电运维工区传达相应的班组思想文化,实现流程化管理。可以同时向多个班组传达任务,及时对所属变电站进行倒闸操作,加强维护管理。在新的管理模式中不仅体现变电站的管理制度的特点,同时实现了智能化运维技术管理,打破了变电运维信息壁垒。

3.3维护工作风险

端子箱、机构箱日常维护中经常会发现密封圈老化、破损,这时候运维人员就需要更换破损的密封圈,但是可能存在没有同规格的密封圈备品。有些人可能就会找一些相同类型,但更厚的密封圈进行更换,初期只是感觉箱门更难关,但是箱门关上后也很紧,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实际中箱门在缓慢地发生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湿气慢慢地进入,导致设备生锈,误发信号,甚至保险丝烧断,机构拒动。比如,一个变电站监控系统频繁发生主变有载调压机构滑档或无档位信号,初期进行检查时只发现有载调压机构箱信号线生锈,部分信号线有短路现象,有载调压机构控制器保险丝熔断,箱门有水雾,未发现明显的渗漏点,箱门感觉密封良好。进行更换信号接头,控制器保险丝后,信号恢复正常,过几个月又发生有载调压机构滑档或无档位信号,运维人员在无法明确故障原因的情况下,擦拭干净信号线,并将有载调压机构箱门用塑料薄膜包裹捆绑,采取这些措施后发现之后的一年都未再发现主变有载调压机构箱滑档,通过查找机构箱维护和检修记录发现,前年有载调压机构箱大修时更换了一个更厚的密封圈,导致箱门靠合页一侧密封圈太厚,关门时通过用力挤压门锁一侧让门能够紧闭,箱门在长时间两头受力的情况下,中间部分发生微小的形变,导致湿气渗入,进而导致信号线腐蚀,短路,发生主变有载调压装置报滑档信号。

变电运维班进行的日常维护消缺要注意以下几点:(1)更换使用相应型号的备品;(2)对于涉及密封问题的螺栓,在松开前要先用记号笔做好位置记录,防止过紧或过松;(3)对于使用堵泥封堵较大洞口时,有衬板支撑,必要时使用密封胶加固。

3.4二次回路倒闸

同样,二次回路倒闸操作的期间,也存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以防发生相关的安全事故,在一般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确保自动装置、直流电源、继电保护等操作的规范性,在没有继电保护的状态下二次回路设备不可以运行,设备送电之前也必须做好继电保护的准备和自动装置的准备,按照规定要求设置连接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操作期间使用的电源为交流,那么不需要再使用此装置。

结语

如今,在我国,倒闸运行存在诸多问题,对我国的输电系统和整个电力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必须集中精力实现倒闸操作的正常化,提高倒闸操作的效率,并为网络发展提供基本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唐齐辉,陈贞熙.降低变电运维工作的危险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5):193~194.

[2]韩斌.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8,(1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