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的互动机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的互动机制分析

邓强强

莱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莱州市土地储备中心)261400 

摘要:目前我国土地储备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中还存在不足,产生资源浪费、土地市场供给保障不足、土地市场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提高市场调研水平,土地市场预测力求精准;开源节流并举,实现资金运转良性循环;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提倡土地的复合利用和绿色建设;及时公开土地储备计划及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在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并持续改进、创新相关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土地储备工作水平,保障土地资源资产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储备;互动机制

引言

本文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1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义和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它涉及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方面,旨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防止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旨在协调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和交通网络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3)保护生态环境。国土空间规划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通过合理的生态保护区划、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的互动机制分析

2.1制订综合性规划

(1)应建立全面的国土空间数据库,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土地利用、土地所有权和资源分布等。这一数据库将为规划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使他们了解国土空间的现状。(2)综合性规划需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进行空间分析,以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规划选择的实施,规划者可以了解各种规划可能带来的结果,从而制定更科学和合理的规划。(3)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制定并实施综合性规划政策。这包括土地政策、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政策等,引导城市和农村土地的有序利用。并且在土地储备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加强储供联动研究,有助于加强土地资源要素对于重点地区的保障,落实计划跟着项目走,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空间落地,同时也有助于缩短储供周期,提高土地储备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动力,推进空间规划科学有序实施,确保国土空间按照规划开发利用、重大设施按照规划布局建设。

2.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1)需要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应当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用地需求和特点,确保土地的合理分配。(2)政府可以采取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土地的多功能利用。这包括发展多功能农业,鼓励农民在农村土地上发展农业、旅游和其他产业,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3)要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支持农村土地的有机流动和配置,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3以供定储,合理确定落实储备规模

结合近年供地需求,根据人口导入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布局情况,合理确定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区域结构。既要在招商意向强、市场需求旺、去化周期短、职住不平衡的区域,加快有效做地,满足市场需求;又要避免在库土地规模经年累积,造成大量储而未供现象。在规模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的双重引导下,实现对不同区域用途土地储备规模的结构调控。

2.4加快土地流转,提倡土地的复合利用和绿色建设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目标。针对土地储备区域,组织重新评估土地用途和规划,合理调整用地,确保用地规划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时,鼓励土地市场化流转,促使土地所有者将土地出租或出售给有更好开发计划的开发商,或是采用公开拍卖和招标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确保土地使用的透明性和市场化。另外,提倡土地复合利用和绿色建设,即鼓励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多功能的复合利用。例如:将住宅、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结合在一起,减少土地浪费;引导开发商采用可持续建设标准,包括绿色建筑、节能设施和水资源管理,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在土地储备区域内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如城市公园、自行车道、雨水收集系统等,以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针对开发项目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实施生态补偿措施,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以保护生态平衡;提供税收激励和奖励计划,鼓励开发商采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开发实践。

2.5及时公开土地储备计划及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

建立专门的在线信息平台,用于公开土地储备计划和项目信息,以便于对土地储备计划进行管控、监督。该平台可以整合土地用途、规划标准、开发计划、项目进展等相关信息,以便公众随时访问。同时,制定法规和政策,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和时间表公开土地储备计划和项目信息,违反规定者将受到处罚。另外,定期发布土地储备计划和项目的报告和更新,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鼓励公众参与土地储备计划和项目的讨论和决策,通过举行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储备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需要政策、技术、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科学的国土空间整治,可以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宁秋英.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土地储备融资制度改革与新模式推进[J].中国市场,2022(36):42-44.

[2]辛宇,张开亮,刘媛.土地储备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23(05):77-79.

[3]钟东宁.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1):141-142.

[4]王小映.新发展阶段政府土地储备政策的调整与完善[J].中国发展观察,2023(02):97-100.

[5]李婷,刘震宇.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土地,2019(0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