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研究

张百吉

(白河林业局规划设计处 133613)

  摘要: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园林造景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植物的属性不同,所以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高度契合设计和施工,从而达到理想的植物配置效果。文章在分析园林中植物的功能及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设计和施工措施,旨在有效指导植物配置的实际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化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配置;研究

随着对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生态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视度。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够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提高城市植被和绿化面积,美化城市环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植物配置是利用其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按园林绿地功能要求,将乔木、灌木、花卉、藤本植物、竹类、草皮和地被等各种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其园林景观特色和生态功能。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在景观构图、色彩搭配、季相变化等方面形成合理配置;二是考虑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搭配,如与建构筑物、园路、山石和水体等之间达到协调统一的配置。 

一、城市园林植物的功能

  (一)能够营造健康养生环境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注重康体养生。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园林植物配置犹如一件艺术作品,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给人以欢愉启迪并陶冶性情,对人们休闲娱乐、释放压力、陶冶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多看绿色植物,有利于保护视力和消除眼睛疲劳。

(二)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合理配置园林植物,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众所周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这不仅能使人们呼吸到新鲜足够的氧气,而且还能降低因二氧化碳增加所造成的热岛效应,具有调节气温的功效,对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能够提升园林绿化品味

  我国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其树姿、色彩、花朵、果实、季相变化等构成美丽的景色,科学合理富有艺术性的植物配置,能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特性,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提升绿化品味,美化城市环境,也为城市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二、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在利用植物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景观设计的整体结构,而且还要把绿化工程需要配置的植物与当地环境特点有机结合,使植物在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均衡和动态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姿态和类型,因此在园林植物实际配置过程中,应该注重植物与整体环境和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等,从而综合分析园林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内或者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之内,促进园林植物配置之间动态平衡。

二是要体现衬托和对比原则。园林植物搭配中通过植物的配置,呈现不同的形色、姿态和形体等对比衬托,最大程度的体现艺术上的构思,从而将各种植物的种类等通过整体配置体现出艺术的美感。

  三是要注重园林植物配置的协调性。尽量不要把一些树形、姿色上差别很大的园林植物堆放到一个平面空间之内,可以通过垂直和水平的对比、树形大小的对比等手段来达到艺术设计之美。

   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不断优化布局设计

首先,要保持与整体的协调性,不破坏整体的美感,提高植物之间的平衡性和美观度。可以提前分析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条件等多项信息,在遵循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利用植物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发展做贡献。其次,在布局时,一些景观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给出的方案缺少新意,可能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这就给植物配置带来局限,即使植物配置人员有再多的才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二)充分了解园林工程实际

  在植物配置之前,要深入实地,考察园林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审核当前的园林配置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自然人文需求。还要分析各种品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需求。综合分析现场的土壤条件、地形特点、温度、湿度以及植物习性等要素,将所有的信息整合,综合对比选择最适宜生长在本地区的植物,从而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植物配置方案。只有实地调查、全面分析,才能够确保配置方案的合理性,以满足实际建设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园林绿化的最大化价值,推动城市向前发展。

  (三)对美观性需求进行考虑

  在园林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园林的整体观赏性,提高园林的景观效果。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重视植物配置工作,创新工作理念,在给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让景观植物更加丰富多彩,更有特色。如:不同品种的植物生长形态、色彩及高度各不相同,工作人员要综合搭配,提高植物的层次性以及个性化特征,更要满足人们多维度的欣赏需求,这样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欣赏到园林美景。在色彩搭配时,要考虑到不同品种植物的生长季节、生长特性,根据季节环境进行植物配置,确保每个季节都有可观赏的植物,保证园林整体的欣赏效果。

  (四)保证植物配置的协调感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既要展现每种植物的内在特性,又要将多种植物搭配在一起,与整体的景观融合,不能出现不协调因素。所以,从整体角度来看,要先弱化这些植物的影响因素,保证其在整体景观中的效果。减少植物之间的不协调和干扰,之后通过修剪等方式突出这些植物的特点。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提高这些植物的协调感,可以从种类配置、种植间距方面做出调整,得到最佳配置效果。

  (五)合理利用乡土植物

  之所以提倡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多使用乡土植物,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本地区的乡土特色。很多植物都只生长在本地区,已经适应了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与外来植物相比,有更好的种植优势,成活率较高。而外来植物的生长特性与本土植物不同,在种植后可能因无法适应环境出现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即使能够成功种植,也需要做好维护管理等多项工作,这又会增加整体的维护成本,给园林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结语

   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应从生态、美学、宜居的角度出发,提高植物配置的水平。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分析其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形态和色彩。确保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达到预期要求。在植物配置时,还要提高配置的艺术性和整体的美观度,因为园林不仅有生态价值,还有艺术价值,能够给人美的享受,如果园林的美观度不足,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引入创新理念,发挥植物配置的最大化价值。园林绿化事业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植物配置水平直  接影响城市园林绿化效果。因此,植物配置要以人为本,从整体出发,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能确保植物良好生长,保证园林植物和谐共生,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康体养生等功能。

  参考文献

  [1]许娴.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及种类搭配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23,21(12):

[2]王影红.公园中园林植物造景现状与优化配置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23,52(02):40.

[3]马丽.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园艺与种苗,2023,43(03):71.

  [4]邱勇.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05):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