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王小林  单星玮

中宁县人民医院(宁夏 中卫) 7551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用于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12月本科接诊脑出血病人(n=60)。试验组采取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疗效。结果:关于NIHSS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低至(8.15±2.31)分,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1.76±3.05)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神经功能更好(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达到了100.0%%,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0.0%,相比较下,试验组的疗效更高(P<0.05)。结论:脑出血用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关键】急诊内科急救治疗;价值;脑出血;疗效

     临床上,脑出血十分常见,具有易致残、病情进展迅速与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引起头痛、说话困难、头晕、肢体麻木与行走困难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病人的死亡[1]。本文选取60名脑出血病人(2022年1月-12月),着重分析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用于脑出血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2年1月-12月本科接诊脑出血病人(n=6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0人中:女性14人,男性16人,年纪范围41-78岁,均值达到(57.69±5.48)岁。对照组30人中:女性13人,男性17人,年纪范围40-79岁,均值达到(58.04±5.93)岁。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取急诊内科急救治疗,详细如下:(1)降低病人颅内压,予以病人补液治疗,需控制补液量在1500-2000ml/d的范围之内。协助病人取平卧位,将病人头部萍乡一侧,解开病人衣领,及时对病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确保病人呼吸顺畅。(2)予以病人降温治疗,以降低其大脑氧耗,改善病人脑细胞功能。若病人血肿量超过30ml,需对其施以外科手术治疗,如:微创开颅引流术等。(3)予以病人抗感染等治疗,按时协助病人翻身,指导病人活动肢体,减少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若病人神志不清,需为其静滴20%甘露醇,单次用药量250ml,6h用药1次。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等变化,酌情调整甘露醇的用药量。若病人处于深度昏迷,需加用地塞米松,单次用药量10-20mg,静滴给药。若病人意识清醒,无水肿的情况,可不用脱水剂。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其施以对症治疗。

  1.3 评价指标[2]

1.3.1 用NIHSS量表评估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总分42。得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的关系:正相关。

1.3.2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疗效:(1)无效,头痛与肢体麻木等症状未缓解,NIHSS评分改善不足30%。(2)好转,头痛与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所缓解,NIHSS评分改善30-90%。(3)显效,头痛与肢体麻木等症状消失,NIHSS评分改善超过90%。计算总有效率参照:(好转+显效)/n*100%。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的作用:处理数据。t作用:检验计量资料,也就是()。χ2作用:检验计数资料,也就是[n(%)]。而P<0.05的含义是: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NIHSS这项指标上分析,尚未治疗时:2组数据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的神经功能更好(P<0.05)。如表1。

表1 NIHSS评估数据罗列表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30

20.56±3.49

8.15±2.31

对照组

30

20.43±3.68

11.76±3.05

t

0.1846

5.3628

P

0.2154

0.0000

  2.2 疗效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总有效率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100.0%%,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0.0%。相比较下,试验组的疗效更高(P<0.05)。如表2。

表2 疗效数据罗列表 [n,(%)]

组别

例数

无效

好转

显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30

0(0.0)

8(26.67)

22(73.33)

100.0

对照组

30

6(20.0)

13(43.33)

11(36.67)

80.0

X2

6.8947

P

0.0302

3 讨论

医院脑血管疾病中,脑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病,其发病和酗酒、血液病、脑动脉炎、高血压、超重、动脉瘤、高胆固醇与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病人在发病时病人一般没有前兆,部分病人会出现肢体无力、头痛与头晕等症状[3]。通过常规治疗能控制脑出血病人的病情,到总体疗效欠佳。急诊内科急救治疗乃新型的干预方式,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从降温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降颅内压与呼吸道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发,对病人施以系统性的救治,从而有助于提升病人的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进程[4]。本研究,经评估,可知:从NIHSS这项指标上分析,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经评估,可知:从疗效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脑出血用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方案,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更为迅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任峰,李向阳,张冬林. 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分析与研究[J]. 中外医疗,2021,40(8):51-53.

[2] 郑宏. 针对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0):60.

[3] 康成霞. 探究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J]. 健康必读,2020(2):41.

[4] 张倩倩. 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分析与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