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山地玉米制种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关于云南山地玉米制种的探索

汪金水

云南丰耕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678000

摘要:玉米有许多用途,可以用作食物和饲料。玉米育种技术非常重要,因为云南的文化环境非常复杂多样化。一般来说,北高南低地势,海拔高度变化很大。玉米是云南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云南生态环境复杂,不利于传统玉米品种的种植。为了改善云南的玉米种植,分析了云南的气候特征,开发了玉米育种技术,探索了云南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玉米种植;育种技术;发展方向;云南省

种子是农业中最重要和基本生产资料。我省近年来积极推动种子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作为有机农业的支柱之一,玉米制种拥有最高的工业生产,最多的农户和最广泛的覆盖范围。它已成为增加农业和收入的重要途径,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云南地区玉米生产及育种现状

由于其生物多样性,南方玉米近年来海禾、北玉系列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多数玉米带来自美国杂交种和北方的骨干自交。杂优主要基于美国混杂优78599二环系X,旅大红骨、唐四平头源于我国北方。由于狭窄种质类,应用较长时间。目前严重退化出现,特别是在过去几年中,暴雨导致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灰斑病。78599降低了叶部的病害,特别是灰斑病,但由于较粗穗轴,不易脱水旅大红骨种,收获后晾晒霉坏现象,造成加重穗粒腐病,导致二次生产损失,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双重压力下,云南新品种产量高,品质高,适应性广,抗逆性高等特点,是北方使用最广泛的玉米品种,利用率低,覆盖面窄,生产面积小。孟山都和先锋公司在广西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只有一定面积,但在北方没有335个玉米品种,这也与适应性有关。根据多年的实践,我认为云南主要玉米产区,特别是西南山区的主要生态气候条件非常复杂,不能盲目应用。

二、玉米育种技术

云南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种植非常不利,杂交栽培方式不适合云南种植。因此,选择合适的育种技术可以促进云南玉米的种植,有四种技术。

1.二环育种。是最普遍和最常用的方法,单交品种和云南最好的本土品种之间的杂交尤为常见。杂交后代在原材料培育,它被许多工作者使用和接受。

2.群体改良。育种原料涉及选择综合或者群体,选择综合或体品种,再轮回选择定向培育。

3.单倍体育种。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使植物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单倍体植株,然后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培养染色体加倍,将染色体加倍从两条染色体转化为具有变成染色体植物。正常植株新性状的新品种,单倍体育种有利于隐性基因展现,显性基因的存在无法显现隐性基因,只能去除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留下。

4.杂交育种。是两种以上品种的选择,具有良好的性,可以通过后代杂交来实现。在下一代中,不同属性的组合导致了许多植株,根植株的需要选择培育目的。

三、云南地区玉米育种发展思路

1.结合实际。寻找当地条件,优良种源进行研究和应用,对近年来云南栽培的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许多国外引进品种经过长期栽培、选择、变异,以适应云南生态环境的特点,并开发出与旧品种不同的新品种,在这些原引进品种中,适应云南当地农业环境的新品种在栽培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在云南部分地区引进新品种后,出现了旧品种无法替代的现象。这是因为经过长期的变化和发展,并适应云南的生态环境,云南宝玉7等新品种具有抗旱性,穗轴细短,种植面积大,适应性强。这意味着云南农村种植的植物比新品种更适合长期选择、选择和变异,发现和挖掘具有生长优势的本土种子是具有生长优势的玉米种子的最佳种子基础。

2.提高种质资源。越丰富种子材料,种子质量越好,适用性和选择性越强。种质范围越窄,遗传多样性就越狭窄。过小资源范围可以降低玉米繁殖对耐旱性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与此同时,尽管增加繁殖代数,但玉米种子的质量特征越来越不明显。这对云南的玉米培育不利。

3.外来种质引进利用途径拓展。种子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不足,使过高用频率骨干自交,适育种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种子基础狭窄也降低了玉米生产的抗旱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作物的潜力,降低提高抗灾能力的机会,从而制约了中国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抗性水和杂交种产量提高通过扩展,改进,创新,精心挑选和选育出优良自交系提高。它也是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方向之一,是玉米育种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前提是种质扩增,核心是改良,也是种子创新的目标。

4.热带种质引入。拓宽种质一种方法是种质引入热带和亚热带。与温带相比,热带和亚热带种子在植物,果穗、籽粒、根系,抗病性,抗旱性耐瘠薄等方面具有遗传多样性。与其他大杂交种相比,有较大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密切,配合力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然而,热带和亚热带种质许多缺点和局限性不能直接用于批量生产,必须利用当地的骨干自交来提高各种农业的适应性和效率,降低或消除温度和光敏反应,提高农业效率。同时可以新的种质和组配新组合,从非常丰富的物种到热带和亚热带,具有高产量和稳定性,云南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边缘,正在成为一个过渡温带地区,引入热带不强烈光温敏感性,副作用小,容易适应高纬度,促进这些材料的改良和利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生物多样性和遗传物质提供了极好的温床。热带和其温带种质之间存在重要的遗传差异。

云南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环境非常不利于玉米的开发和繁殖,在此基础上,应特别重视育种技术和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通过对云南省优质初级资源的调查,云南省自然初级资源更好地适应了该省的特殊生态环境,生长优势发挥。为了促进云南玉米的繁殖和发育,必须扩大种质资源,提高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杨明昭.西南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玉米科学,2022,16(3):8-11.

[2]刘钟波.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利用[J].玉米科学,2022,17(2):53—55.

[3]胡荣建.玉米自交系YA3237和YA3729选育与应用[J].玉米科学,2022,19(2):42—44,49.

[4]李思昆.云南省玉米优势群与育种对策研究[J].种子科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