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

卢静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315121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指语文学科中的基本要素,包括听、说、读、写、文学欣赏和语言常识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这些语文要素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落实语文要素,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全面化的语文学习平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要素;落实途径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通过充分落实语文要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进行探索,并提出有效策略。

一、语文要素概述

语文要素是指语文学科中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它们包括听:听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能够提高他们对语音、语调和语境的敏感度。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听取信息、理解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为进一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说:口语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语言的流畅性、准确性和连贯性等方面。通过口语表达的练习和提高,学生可以培养自信、清晰和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读:阅读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环节,它是获取信息、储存知识和拓展思维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语言理解和思考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策略。写: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展现语言的艺术性和提升文学素养。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通过文学欣赏,学生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语言常识:语言常识是指对语言的规范、用法和历史背景的了解。学生需要掌握语法知识、词汇积累和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以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这些要素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特别是注重阅读这一要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开展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进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要素中的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训练,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教师可以配以故事图片或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使用示范的方法,展示如何通过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来演绎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然后,教师可以组织练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互动,以此促进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元素,设计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游戏活动。例如,可以进行小组游戏,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问题解答。这样的互动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

将学习任务与真实生活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通过情境化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并进行有关描述,或者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读写活动,如写信、写日记等。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带领他们到学校的花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植物观察。学生可以观察不同植物的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它们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如“你们观察到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的叶子、花朵或果实有什么特点?”等。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中植物的成长过程和适应能力。设计有关植物的读写活动,如写信、写日记等。学生可以像植物妈妈一样,想象自己是植物,通过写信或写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可以写下自己成长的过程、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解决办法,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激和保护意识。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知识。例如,学生可以种植一些常见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植物需要哪些因素才能生长?”、“不同植物有哪些不同的生长方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原理和自然规律。

(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和兴趣。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报刊杂志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学习目标来进行,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除了传统的教科书和课内阅读材料,教师还可以引入经典文学作品、优秀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历史小说等。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阅读思维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该通过阅读指导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阅读材料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意图。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教师可以组织读后感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评价。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语文要素包含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和综合素养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和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柳仲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三策[J].青海教育,2023(05):42.

[2]袁生玉.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C]//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论坛西安分论坛论文集.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论坛西安分论坛论文集,2023:2.

[3]黄云英.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2023(13):89-92.

[4]梁乾胤.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3):13-17.

[5]莎日娜.紧扣要素创新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指导[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九).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九),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