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心脏彩超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对比

曹卫强

定州市人民医院 河北保定 073000

摘要:目的:本文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研究心脏彩超与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检查方式的价值对比。方法:文章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有100例,为观察心脏彩超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将选取的所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方式展开,乙组采用心脏彩超的检查方式展开,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该类患者更适合采用心脏彩超的检查方式,在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上都比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低,而其他检查结果无差异。结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更加适合采用心脏彩超的检查方式,对于此类疾病患者来说减轻经济压力,容易接受简单且无创的方式。因此,在对该类患者开展检查的过程中,采用心脏彩超检查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应该积极推荐使用此种检查方式。

关键词: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受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导致了血管的狭窄和供血不足,导致心脏的缺血和缺氧,最后导致了冠心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最近几年,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一些学者认为,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室壁活动是否存在变化,既是一种鉴别诊断的标准,也是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基础[1]。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心电信号和临床症状来确诊,但是很多病人并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而且很难精确地反应病人的状态,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从而导致了黄金时期的延误。因此,寻找准确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冠脉造影是目前确诊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但其有创,价格昂贵,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由于超声检查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此次研究针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对比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进行检查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10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两组患者的年龄都在35岁至78岁,将其进行检查的100位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进行检查;对乙组采用心脏蔡斌进行检查;两组进行观察和分析。所选患者基本情况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存在较小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病例经双侧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甲组行冠脉造影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联合采用股动脉穿刺的方法对其进行造影。病人采取俯卧位,经股动脉将导管经下肢股动脉插入升主动动脉,以升主动动脉为终点,确定血管的插管位置,然后将对比剂注射到病人身上。如果冠脉收缩达到1/2以上,或者冠脉血流方向不正常,则可以确诊为部分心室壁的异常。

乙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行冠脉造影术。病人采取左侧卧姿,调整探针2.0-3.5 MHz的频率,在静止状态下,观测心脏的形状、大小、室壁运动是否均匀,心肌厚度和运动幅度等情况;另外,需要在正常的条件下,对每一节段的室壁运动进行量化测量,根据这些变化来判断心肌损伤的位置和严重程度。手术医生可以依据病人的具体条件,对心室切面、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和短轴切面分别做详细的解剖,并对切面的室壁活动状态进行详细的观察,包括异常活动和振幅是否消失或减少等。应用心室壁运动积分指标评估病变部位的病变情况,对于疑似病变的患者应拍摄相应的影像片,并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不同检查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在这一次的观察和研究中,笔者使用了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检查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研究心脏彩超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对比。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查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与甲组患者相比较乙组患者检查后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指标有显著较低,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检查后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准确性

敏感性

特异性

甲组

50例

50(100.00)

49(98.23%)

50(100.00%)

乙组

50例

37(77.26%)

38(79.36%)

38(79.38%)

T

-

13.795

9.483

12.357

P

-

0.025

0.030

0.038

三、结论

部分心室壁运动障碍是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后最普遍的症状,也是评价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依据。有资料显示,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都可引起心肌的功能损害,并可引起心肌局部的室壁运动紊乱。因此,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核素心肌显像等都是其主要的检测手段,但是这些技术存在着很多缺点,比如心电图可以很好的检测冠心病,但是容易受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影响,导致其诊断的准确性不高。冠脉造影是目前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步骤复杂,需要经多次穿刺才能确诊,而且费用高昂,病人的依从性差

[2]。而心脏彩超是一种价格低廉、无需穿刺、无损伤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左室室壁瘤异常、右心室梗死、游离壁破裂及室间隔穿孔等多种病灶,在临床上具有更高的价值。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病人多数会出现胸闷、心悸、心悸等临床表现,而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不仅可以对疾病的严重性做出正确的诊断,而且可以对其左心室收缩和舒张能力进行有效的测量,对疾病的预测有一定价值[3]。此次结果表明,心脏彩超对冠脉病变进行检测,可以得到与冠脉造影相似的结果,为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为病人所接受和接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冰,王雪.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 7(10):51-53.

[2] 周晗颖,张文全.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左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观察及灵敏度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6):2.

[3] 石雪连,练荣秀,钟桂秀.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疑似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