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结构设计优化与性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4

压力机结构设计优化与性能分析

许富恒

扬州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文主要对压力机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并分析其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对压力机传统结构进行仿真模拟,发现了其存在的不足,例如,受力不均衡导致的变形问题。采用结构优化技术,主要围绕改善受力分布,减少不必要的重量,避免过于复杂的结构来进行结构设计优化。经过优化,新的压力机结构在保证了工作效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机器的稳定性,其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变形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整体性能有了明显提升。优化后的压力机左右应力分布均匀,结构变形量减少,轻量化设计实现了材料的有效节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压力机;结构设计优化; 有限元分析法; 结构稳定性; 轻量化设计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压力机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其性能与结构设计的优越性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压力机结构设计往往存在着受力分布不均,易产生变形,结构繁复以及重量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机器的工作效率,还影响了其稳定性和机器寿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与稳定性,需要对压力机的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1、压力机的重要性与结构设计问题

压力机在现代机械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冲压、模具加工,还是塑料、陶瓷等非金属工业,压力机有着广泛应用。

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传动或机械结构,实现冲压、拉伸、压合等多种机械加工操作,为各类机械零件的生产提供了便利。利用压力机,能精确地控制冲压、拉伸、压合等操作的力度和速度,保障了生产过程中工件的质量稳定。由于压力机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且设备相对小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业。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压力机可以适应不同材料、不同形状零件的加工,展示了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压力机的传统结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结构的压力机往往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后期的维保。例如,一些采用机械传动的压力机,机械结构复杂,一旦发生故障,修复难度大,影响生产效率。传统结构的压力机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力的分布不均,螺丝、齿轮等关键零件易于磨损,加大了设备运营成本。这些问题限制了压力机的使用效果和应用范围。

这些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压力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多种性能问题。例如,传统压力机在长时间运行后,由于受热和磨损,机械部分易出现变形,导致工件精度降低,深度影响了制品的质量。机械传动部分由于设计不合理,可能在瞬间受力太大,超出了设计的安全范围,导致装置损坏甚至人身安全事故。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必须对压力机进行严格的使用、保养和检查,增加了使用成本和人力资源消耗。在某些严苛的使用环境下,这些问题会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压力机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压力机结构进行研究

2.1 有限元分析法概述

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小的有限元单元,利用数学模型对这些单元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获得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响应。它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灵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1) 有限元模型建立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之前,需要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来描述压力机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边界条件。对于复杂的压力机结构,可以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离散化处理。在建立模型时,需要注意合适的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的选择,以确保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2) 材料本构模型

对于压力机的分析,需要准确地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质。常见的材料本构模型包括线性弹性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等。根据压力机结构所使用的材料类型和工作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以准确地预测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形行为。

2.2 运用有限元分析进行压力机传统结构仿真模拟

(1) 传统结构建模

为了研究压力机的传统结构,需要建立传统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压力机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建模,并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通过对传统结构建模的过程,可以对压力机的整体结构和材料特性进行准确的描述。

(2) 仿真分析参数设置

在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之前,需要设置合适的参数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丝杠材料采用45#钢,底座、横梁材料采用QT600-3,油缸材料采用ZG310-570。材料的夹具体属性见表1。

表 1压力机材料参数

材料

密度(kg/m3

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

QT600-3

7300

162

0.286

45#

7890

209

0.269

ZG310-570

7800

175

0.29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得到压力机传统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以深入理解传统结构的工作机理和性能特点,并确定结构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2.3 压力机结构模拟分析结果及其问题

在进行仿真模拟时,考虑压力机结构的关键部位,如压力机框架、滑块和工作台等。通过分析这些部件的应力和变形特点,可以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对传统结构模拟分析结果的详细讨论,可以逐步深入理解压力机结构的缺陷,并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

针对传统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应力集中和刚度不足,可以考虑优化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设计,以提高压力机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合理的载荷分配和边界条件设置,可以减轻结构的应力集中问题。还可以考虑应用新型材料和结构,如复合材料和钢铝复合结构等,以进一步改善压力机的性能。

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压力机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传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并为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针对压力机结构的仿真模拟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分布情况,从而识别结构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优化后的结构设计,可以预期压力机的性能将得到显著提高。

3、压力机结构设计的优化策略

3.1 结构优化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结构优化技术在压力机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优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压力机的性能和减少结构的材料消耗。在实际应用中,结构优化技术主要包括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等方法。优化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 1优化流程概述

拓扑优化是指在保持结构功能和受力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结构局部材料分布的调整,实现结构的杨氏模量和强度的优化布局。通过拓扑优化,可以将结构中的材料分布精确到每个像素级别,从而实现减少结构自重、提高结构刚度和强度的目的。拓扑优化技术通过引入拓扑适应性材料设计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的重量,并提高结构的性能。

尺寸优化是指在确定结构的初始尺寸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结构各部位的几何尺寸,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尺寸优化技术主要包括参数化设计、敏感度分析和优化迭代等方法。通过将结构的设计变量与性能指标进行关联,并结合优化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最优的结构尺寸分布。尺寸优化技术在压力机结构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轻量化和强度等性能指标。

形状优化是指在满足结构功能和受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结构形状进行调整,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减轻结构重量。形状优化技术主要包括变量剖分法、形状灵敏度分析和形状演化算法等方法。通过形状优化,可以使结构在受力状态下达到最佳的形状分布,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减轻结构的重量。形状优化技术与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技术相结合,可以为压力机结构设计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优化方案。

在压力机结构设计中,结构优化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功能要求、受力条件、材料力学性能、制造成本等因素,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压力机结构性能的最大化和结构重量的最小化,为压力机的工作稳定性和效率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3.2 优化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1) 结构刚度:结构刚度是衡量压力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的变形和稳定性。在优化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增加材料强度及加强关键部位等手段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2) 动态特性:考虑到压力机在工作时会受到冲击和振动等外部力的作用,优化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动态特性。通过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等方法,可以评估结构的振动频率、振动模式以及共振情况,从而减少结构的振动干扰,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3) 负载分布:在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合理分配和传递受力,避免出现局部过载或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可以对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和评估,进而优化结构的受力性能。

(4) 材料选择:优化设计中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压力机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合适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考虑到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压力机在长期运行中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5) 结构拓扑:结构拓扑优化是优化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整结构的形状和布局,可以有效减少结构的重量和应力集中,提高其整体性能。采用拓扑优化技术,可以优化压力机结构的布局方式,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优化后的压力机结构能够显著提升其性能表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结构优化,压力机的刚度和强度得到显著提升。优化后的结构经过合理设计和材料选用,能够在承载工作负荷时具有更好的抗弯曲和抗拉伸性能,从而减小结构的变形和疲劳破坏风险,使其更加稳定可靠。

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更合理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布局,能够减小结构的自重,降低工作时所需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后的压力机在运转过程中噪音和振动也得到有效抑制,从而改善了操作环境。

通过结构优化,还能够使压力机更易于维护和保养。优化后的结构设计考虑到易损件的更换和维修,注重降低维护成本,使得设备的整体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优化后的压力机结构在生产工艺上也更具灵活性。结构优化可实现零部件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使得不同规格的压力机之间能够共用部件,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设计还能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优化后的压力机结构在安全性能方面也有明显提升。通过对关键部位的强化和设计合理的安全保护装置,使得压力机在工作中更加稳定可靠,减小了事故风险,保障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优化后的压力机结构不仅在性能表现上得到了全面提升,也在经济性、可维护性、生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前景。

4、优化后的压力机性能分析与实验验证

4.1 实验验证的设定与执行

确定了两个关键的实验指标:刚度和稳定性。刚度是指压力机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程度,稳定性是指压力机在连续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能。这两个指标是衡量优化后压力机性能的重要参数。

为了设定实验,选择了一台传统结构和一台优化后结构的压力机进行比较。传统结构压力机按照原来的设计制造,而优化后结构压力机则是基于前面章节中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制造。两台压力机所用材料、规格和工艺条件均保持一致,以消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对两台压力机进行了初步调试,确保其工作状态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这包括了调整机器的初始位置、使用合适的工作台尺寸和夹持装置,并保证机器头部和底座的紧密连接。在调试过程中,使用了合适的工具和仪器来监测和记录调试参数。

进行了一系列的静态实验来评估压力机的刚度性能。在实验中,通过施加不同的力和冲程来模拟压力机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测量机器的变形程度来评估其刚度性能。使用了适当的测量设备,如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来准确测量压力机的变形。

进行了一系列的动态实验来评估压力机的稳定性能。在实验中,将压力机设置为连续工作,并根据实际工作条件施加不同的负载和速度。通过监测和记录压力机在连续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等参数,可以评估其稳定性能。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压力机的性能,还进行了其他相关实验,如温度稳定性实验和效率评估实验。这些实验通过测量和记录压力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和能源消耗情况,来评估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表现。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计划和程序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使用了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来分析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优化后的压力机性能进行评估。

4.2 实验结果的解析与总结

(1) 压力机的性能改进

与传统结构相比,优化后的压力机在工作负载下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在不同的压力程度下,优化后的压力机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下,优化后的压力机也表现出了更稳定的性能,减少了能耗和噪音。

(2) 结构稳定性改进

优化后的压力机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好的结构稳定性。经过优化设计后,压力机的结构更加坚固稳定,能够承受更大的工作负载而不发生变形或破损。这大大提高了压力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 节能环保效果

优化后的压力机在实验中展现了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传统结构相比,优化后的压力机在相同工作负载下能够节省更多的能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3) 实验结果总结

优化设计对于压力机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改进作用。通过对压力机的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加其稳定性,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优化后的压力机在能源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优化设计能够减少压力机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验中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限制。例如,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压力机的性能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稳定性验证,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协同工作测试。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解析,可以得出结论,优化设计对于压力机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改进作用,在能源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压力机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以及新型结构设计的性能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传统的压力机结构进行仿真模拟,结合结构优化技术,针对原有结构的不足进行了改良,主要由改善受力分布、减轻结构重量和避免过于复杂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出发。经过优化后的压力机在保证运行效率的同时,运行性能有了显著提升,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材料使用更具经济性。尽管本研究针对压力机结构设计进行了较多优化工作,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结构设计优化仍面临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保证机器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同时,进一步缩小机器的大小,减轻结构的重量;如何利用新的制造技术和材料,进一步提高压力机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未来的研究可以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将结构优化方法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压力机,同样可以尝试不同的优化方案,比如结构材料的选择、制作工艺等因素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压力机的整体性能。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深入探究压力机的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期实现其长期、稳定、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张明, 王浩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设备结构优化[J]. 机械工程与科技, 2018, 36(04): 57 - 60.

[2] 郑云鹏, 韩宇, 姚鹏. 压力机结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J]. 重型机械, 2019, 41(02): 147 - 152.

[3] 邓晓帅, 陈天德. 浅析压力机的设计优化[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7, 46(01): 22 - 25.

[4] 尹春蓉, 唐朝晖, 马峰, 景鹏. 压力机轻量化设计的研究[J]. 重工机械, 2020, 38(05): 35 - 38.

[5] 张铭, 李阳. 疲劳强度对压力机结构塑性变形的影响[J]. 机械设计制造, 2016, (03): 153 - 157.

[6] 程万里, 李军. 冗材法在压力机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J]. 设备制造技术, 2014, (04): 142 -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