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举措

李三勇

广元市朝天区羊木初级中学

摘要:阅读是一种利用语言学习知识、认知世界、发展思想、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这是一种从可视资料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可视化的内容以文字、图像为主,还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在学习语文、思想品德、历史、英语等学科方面的知识时很常用,而本人认为在学习初中化学时也是一种行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初中化学从九年级开始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但是九年级化学课本中,主要还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基本操作、简单的验证实验、探究实验,认识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部分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简单的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知识。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阅读能力

一、影响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化学阅读本是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是由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合理去调节控制的。影响学生化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大致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

(一)化学阅读的外部因素包括文字数量和情境特点,如:

概念的条件、句子长短、图示的顺序、文字材料的易读度,化学术语的使用、命题密度大小等,而现在的课堂教学运用的多媒体手段,实际只是将原来的板书改成PPT,将课本上实验改成短视频,很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阅读、思考。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实际就是死记硬背,教师讲授什么知识,学生就学习什么知识,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需要阅读,长期下来,学生就不会主动进行阅读,更不用说提高化学阅读能力了,从而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意识,阅读能力不强。

(二)化学阅读的内部因素主要指阅读者的知识基础、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

很多化学题目的解题思路都是相通的,但是例题和习题之间往往存在差异,若是学生对例题的理解不到位,就无法根据例题的思路来自主解答习题,化学学习就显得很吃力,久而久之,对化学这一学科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发现,在课堂反馈上,学生好像都听懂了,但有时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还是无从下手,例如,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绿原酸(C16H18O9),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C.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同类型题目中考年年考,如安徽省中考2022年考查对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的理解、2021年考查对免洗手消毒凝胶中含有的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认识。平时也大量练习,要想正确解答此题,只要能理解有机化合物、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等概念,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正确描述,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与构成化合物分子的原子个数比的区别、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等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了。但有的学生就是做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平时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没有真正通过阅读,理解课本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导致化学概念不清。

二、阅读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阅读强化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记住这些概念,培养学生从文字中寻找信息是重中之重。在初中化学中,课本中基本概念较多,而且大多抽象性较强,如:分子、原子、离子、化合价等知识,初中学生又缺少相应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单纯的讲述,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阅读概念、了解概念形成过程,从而理解概念。例如:对“催化剂”的学习,阅读定义,理解“改变”的含义。首先它可以改变什么?其次改变只是加快吗?它改变的只是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是延缓,它并不能改变一个反应能不能发生,本来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加催化剂后它仍然不可能发生,同时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对题目的理解很关键。教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对化学概念中的关键词汇进行正确的把握,并将其拆分、重点理解和记忆;同时对化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了较好的掌握。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并能更好地记住化学概念,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增加答题的效率和精确度。

(二)阅读有助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引导学生养成化学阅读习惯,尤其在课堂上强化化学阅读,每一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抓手。在课堂上,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在刚开始进行课堂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金刚石、石墨和C60”时,本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精读训练。首先设立教学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本人设置的教学目标是:(1)什么是金刚石;(2)什么是石墨;(3)什么是C60;(4)三种碳单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高效地进行精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感觉化学世界的趣味性,然后把教师讲解与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对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化学阅读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学习效率也会逐步提高。

三、提高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举措

(一)强化对比思维,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

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众多,知识点较琐碎,理解起来很容易混淆。在阅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抽象,难以理解。这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比对关键信息,并在对比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提升阅读效率。

例如,在讲“常见的酸和碱”时,我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酸和碱的定义,并且理解其中的含义。随后我进一步介绍: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离子;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铝(Al(OH)3)、一水合氨(NH3·H2O)等。除一水合氨,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离子。等学生对这两种物质的特性有了一定认识后,我让学生展开对于两种物质性质的比较阅读,并且归纳出相关结论。对于性质的对比阅读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够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物质的性质。

(二)紧扣课文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常规课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上的概念、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图表数据、插图等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加工能力、分析能力、化学语言转换能力。对于概念,教师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阅读分析,理解透彻概念的本质意义与外延。对于化学符号,学生初学时要读懂,经过反复练习记忆,最终做到牢记于心。对于知识图,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边读边思考,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图模型,促进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概念化、结构化,真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逐步发展。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阅读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把课堂上的主角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时间,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跟新时代教学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持续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拥军.提升初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2(7):40-41.

[2] 宋桥.刍议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5):67-68.

[3] 王乐.初中化学学科材料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82):118-120.

[4] 陈星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科普短文阅读试题的命题实践[J].初中化学教学参考,2021(11):62-64.

[5] 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