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分析

胡芳

天津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措施,特别是空气污染物监测,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就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监测的重要性,指出监测是治理污染的基础和前提。然后,阐述了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包括传统监测方法、新兴监测方法。接着,介绍了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包括制定环境政策和标准、增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行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本文的目的是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促进空气污染治理和大气环境保护的发展。

关键词:空气污染物监测;大气环境治理;措施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并将空气污染物的监测作为治理的基础和前提。空气污染物监测旨在准确、全面地测量和评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来源,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精确的监测数据,不仅可以了解空气质量状况,还能对污染源进行准确定位,为精细化治理提供参考。

1.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监测空气污染物,可以确定特定区域和领域的主要污染源,并了解其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效果。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准确评估空气质量和与其相关的健康风险。通过监测,可以获取有效的数据,进而评估和预警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监测可以帮助评估和监测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不同治理策略的成效,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向公众披露准确的监测数据,可以增加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有助于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共同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

2.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

2.1传统监测方法

现场监测:通过设置监测站点,在空气中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常见的监测设备包括气象设备、气体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等。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样品带回实验室,利用仪器设备进行化学分析,如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以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和组成。移动监测: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监测,如车载监测装置或无人机,可以获取更广泛和高分辨率的监测数据。

2.2新兴监测方法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对大范围地区的空气污染进行监测,该方法能够提供更全面、实时的监测数据。基于传感器的监测:利用小型传感器设备,将其部署于城市不同地点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进行收集和分析。数值模拟:利用数学模型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转化进行模拟计算,结合实测数据进行预测和评估[2]

3.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

3.1制定环境政策和标准

根据监测数据和科学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包括大气污染源的总体限值和特定行业、企业的排放标准。这有助于控制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污染源进行许可和监管。监测数据可以用于确定排放限值和许可证发放条件,同时也用于监督和检查企业的排放情况。

制定和更新适用的空气质量标准,包括对不同污染物的浓度限制和相关健康和环境影响的评估。监测数据可以作为评估标准达标情况和修订标准的依据。根据监测数据分析,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对高污染物的依赖,从根本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立完善的空气污染物监测网络,覆盖城市、农村和工业区域,包括固定的监测站点和移动或可调度的监测设备。高时空分辨率的实时监测系统可以提供及时的监测数据,帮助政府部门和公众了解当前的空气质量状况。

3.2增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规,包括对企业、工厂和机动车辆等进行限制和监管。同时,确保这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和执行。提高监测的覆盖范围和精度,加强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力度,并投入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和权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跨部门的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推动大气环境治理。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加强执法力量的培养和加强,确保执法行动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对违反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和个人,应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加大处罚力度,并确保处罚能够起到威慑作用,防止违法行为再次发生。通过舆情监测,及时了解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反馈和关注点,加强公众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3.3推行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

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开发利用,减少对传统高污染的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程度,从根源上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消耗的监管和管理,推广高效节能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失。

推广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辆等低污染、低碳排放的交通方式,减少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污染的程度。通过强化对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低碳化。采取先进、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产生,降低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浓度[3]

结语

空气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加强空气污染物监测是实施大气环境治理措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建设和监测网络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科学制定环境治理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空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监测、精准治理和广泛参与,才能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为人民创造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余洋.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分析[J].清洗世界,2023,39(12):154-156.

[2]代廷宽,杨海毅.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6):65-68.

[3]李胜.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2,35(02):66-67+70.